[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热解油和热解气混合燃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28494.4 | 申请日: | 2017-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59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欣;马腾;孟海波;姚宗路;丛宏斌;贾吉秀;胡二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3C1/08 | 分类号: | F23C1/08;F23K5/20;F23N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2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质热解油 解气 混合 燃烧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热解油和热解气混合燃烧工艺,所述工艺主要由以下工序组成:(1)生物质热解油在储油罐中被加热,经过滤除杂后,通过油泵输送至油气混合燃烧器;(2)热解气由储气罐经过滤除尘后进入油气混合燃烧器,空气由鼓风机输送到油气混合燃烧器;(3)生物质热解油经空气雾化后与热解气、空气混合燃烧产生高温烟气,燃烧室外采用循环冷却水换热,高温烟气的热量将循环冷却水转化为水蒸气;(4)根据烟气组成,调节混合燃烧所需空气流量,烟气经冷却、除尘、脱硝后排放。本发明可实现生物质热解油和热解气的连续稳定清洁燃烧,工艺简单,燃烧热量有效利用率高,烟气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热解油和热解气混合燃烧工艺,属于生物质热化学转化领域,该工艺可以通过油气混合燃烧技术,实现生物质热解油和热解气的连续稳定燃烧,为生物质热解油高效清洁转化提供解决方案。
背景技术
生物质热解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利用方式,对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减少环境污染等均有重要意义。生物质热解油是一种生物质热解炭化产物,生物质中5~15%的能量在热解过程中转化进入生物质热解油,生物质热解油的热值为20~30MJ/kg,含水量20~30%,热解油在高温下呈气态,部分组分在200℃以下凝结成黑褐色黏稠状的液体,热解油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物质,处理不当会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转化和利用生物质热解油中能量,以实现生物质能的高效利用,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保护。
热解油燃烧是一种利用生物质热解油的有效方式,热解油燃烧的稳定性、能量转化的高效性和烟气排放的清洁性,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专利CN 103712203 A采用一种生物油燃烧系统,根据烟气组成控制燃烧时的过量空气系数,燃烧室温度最高达1300℃,燃烧室壁外采用水冷换热,燃烧释放的热量超过80%转化进入水蒸气。专利CN 101539290B公开了一种生物油燃烧装置,利用空气将生物油雾化成小液滴,同时,采用液化天然气作为助燃燃气,使生物油更易于被点燃,点燃后的生物油可将燃烧室温度迅速提升至1000℃。与专利CN 101539290 B类似,专利CN 103672952 B提出一种工业炉窑高压内混式生物油雾化燃烧方法,采用柴油作为助燃剂,生物油经过滤、脱水、预热后进入燃烧器进行雾化燃烧。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仅以生物质热解油作为燃料,但由于热解油中含水量相对较高,热解油单独作为燃料时,容易发生熄火,燃烧稳定性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生物质热解油和热解气混合燃烧技术,实现生物质热解油的高效清洁稳定转化。
本发明为达到这一目的,采取一种生物质热解油和热解气混合燃烧工艺,所述工艺主要由热解油输送系统、气体输送系统、油气混合燃烧系统、烟气排放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热解油输送系统:生物质热解油在储油罐中被加热,通过油泵将热解油由储油罐输送至油气混合燃烧器,在进入燃烧器前,利用过滤技术脱除热解油中杂质;
(b)气体输送系统:热解气由储气罐通过过滤装置后进入油气混合燃烧器,空气由鼓风机输送到混合燃烧器;
(c)油气混合燃烧系统:生物质热解油经空气雾化后与热解气、空气混合燃烧产生高温烟气,燃烧室外采用循环冷却水换热,高温烟气的热量将循环冷却水转化为水蒸气;
(d)烟气排放系统:测量分析经循环水冷却后的烟气组成,根据烟气中氧气含量,调节混合燃烧所需空气量,根据烟气中固体颗粒物、氮氧化物含量,采取适当的除尘、脱硝措施。
所述一种生物质热解油和热解气混合燃烧工艺,其特征在于其中的(a)热解油输送系统,通过加热储油罐对生物质热解油进行预热,生物质热解油流量10~20kg/h,热解油温度70~80℃,采用的热媒为(c)油气混合燃烧系统换热产生的水蒸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84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杂混合燃料的气化燃烧系统
- 下一篇:三次风锅炉煤粉燃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