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建筑屋顶排水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9015.0 | 申请日: | 2017-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5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阮小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亚联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4 | 分类号: | E04D13/04;E04D13/064;E04D13/16;E04D1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屋顶 排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水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建筑屋顶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光伏建筑屋的排水系统在建筑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但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往往排水的建筑工艺很粗糙,使用效果差,渗水漏水现象严重,造成人们居住环境恶化,同时长时间的漏水渗水还可能影响房屋的结构稳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同时使用时间长久会造成堵塞的问题,且不方便清理,为此,我们推出一种光伏建筑屋顶排水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光伏建筑屋顶排水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光伏建筑屋顶排水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上端通过支撑架连接有屋顶,所述屋顶的上端两侧均通过安装架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墙体的两侧设有与屋顶固定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部贯穿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远离固定板的一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有通水管,所述墙体上设有固定通水管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板和屋顶的连接处设有与屋顶连通的引水管,所述引水管远离导流管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进水口,且所述引水管靠近第一进水口的一侧通过第一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一格栅挡板,所述第一格栅挡板远离第一销轴的一端与屋顶接触。
优选的,所述引水管的上端开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引水管靠近第二进水口的一侧通过第二销轴连接有第二格栅挡板,所述第二格栅挡板与导流管接触。
优选的,所述引水管的直径为12-15厘米,且所述安装架的垂直高度大于引水管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屋顶的中部设有隔热层。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光伏建筑屋顶排水结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固定板和屋顶之间设有引水管,利用引水管上的第一进水口引水,同时利用第一销轴连接第一格栅挡板阻挡相对较大的垃圾,也方便清理,不会堵塞,利用导流管、连接管、通水管之间的配合将水转移到地面,非常实用,避免漏水渗水的现象,保证使用寿命的长久,本发明优势明显,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值得以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光伏建筑屋顶排水结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光伏建筑屋顶排水结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墙体1、支撑架2、屋顶3、安装架4、太阳能板5、固定板6、导流管7、连接管8、通水管9、固定架10、引水管11、第一销轴12、第一格栅挡板13、第一进水口14、第二销轴15、第二格栅挡板16、第二进水口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光伏建筑屋顶排水结构,包括墙体1,墙体1的上端通过支撑架2连接有屋顶3,屋顶3的中部设有隔热层,可以避免热量散不去导致墙体1内部过热的问题,设有的隔热层可以有效的避免。
屋顶3的上端两侧均通过安装架4安装有太阳能板5,墙体1的两侧设有与屋顶3固定连接的固定板6,固定板6的中部贯穿有导流管7,导流管7远离固定板6的一端通过连接管8连接有通水管9,墙体1上设有固定通水管9的固定架10,固定板6和屋顶3的连接处设有与屋顶3连通的引水管11,引水管11的直径为12-15厘米,且安装架4的垂直高度大于引水管11的直径,可以有效的缓解一般的水流量,且不影响水流的情况,实用性较强。
引水管11远离导流管7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进水口14,引水管11的上端开设有第二进水口17,引水管11靠近第二进水口17的一侧通过第二销轴15连接有第二格栅挡板16,第二格栅挡板16与导流管7接触,避免水流过大导致第一进水口14水流不急,形成积水的问题,通过设有的第二进水口17可以有效地缓解水量过大的问题,且可以通过活动的第二格栅挡板16挡住相对较大的垃圾,且便于清理。
且引水管11靠近第一进水口14的一侧通过第一销轴12活动连接有第一格栅挡板13,第一格栅挡板13远离第一销轴12的一端与屋顶3接触。
工作原理:通过在固定板6和屋顶3之间设有引水管11,利用引水管11上的第一进水口14引水,同时利用第一销轴12连接第一格栅挡板13阻挡相对较大的垃圾,也方便清理,不会堵塞,利用导流管7、连接管8、通水管9之间的配合将水转移到地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亚联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亚联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90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