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杏鲍菇培养基的接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29859.5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6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黄兴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芷杉 |
主分类号: | A01G18/50 | 分类号: | A01G18/50;A01G18/20;A01G18/30;C05F17/20;C05G3/00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来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8 | 代理人: | 石本定 |
地址: | 5303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杏鲍菇 培养基 接种 方法 | ||
一种杏鲍菇培养基的接种方法,接种步骤为:(1)将栽培杏鲍菇的培养料装入塑料袋内,扎紧袋口,灭菌后得到培养基,备用;(2)将多个竹制或木制的带有多个菌种槽的打孔接种棒消毒,备用;(3)将消毒后的打孔接种棒插入杏鲍菇菌种中,让杏鲍菇菌种附在打孔接种棒的菌种槽内;(4)将附有杏鲍菇菌种的打孔接种棒从培养基的面上呈线形插没入培养基,插入后不能取出打孔接种棒,让其留在培养基内;每隔8‑15cm的距离插一根打孔接种棒;(5)将插好打孔接种棒的培养基堆码在培养架上,插入打孔接种棒一面的培养基朝上,即可;所述的培养料的原料包括杉树枝条、杉木锯末、蕨草、桑树枝条、甘蔗渣、废糖蜜和石灰粉;本方法接种效率高且能降低菌种接种污染机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杏鲍菇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杏鲍菇培养基的接种方法。
背景技术
杏鲍菇,学名: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人们发明了能提高杏鲍菇产量的菌袋栽培法,是将培养基装入栽培袋得到培养基棒,进行灭菌后,再将菌种接种在培养基棒内。为了促使菌丝尽快长满菌袋,人们开始采用木、铁棒制成的打孔器,采用塑料制成的上中部为圆柱体、下部为圆锥体的接种孔定形器在接种时在菌袋内临时打孔,将菌种接入中空孔内。先打孔再进行菌种接种污染机率高;菌种与菌袋培养基的间隙大,出菇不整齐且接种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杏鲍菇培养基的接种方法,该方法接种效率高且能降低菌种接种污染机率。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杏鲍菇培养基的接种方法,接种步骤包括:
(1)将栽培杏鲍菇的培养料装入塑料袋内,扎紧袋口,灭菌后得到培养基,备用;
(2)将多个竹制或木制的带有多个菌种槽的打孔接种棒消毒,备用;
(3)将消毒后的打孔接种棒插入杏鲍菇菌种中,让杏鲍菇菌种附在打孔接种棒的菌种槽内;
(4)将附有杏鲍菇菌种的打孔接种棒从培养基的面上呈线形插没入培养基,插入后不能取出打孔接种棒,让其留在培养基内;每隔10-15cm的距离插一根打孔接种棒;
(5)将插好打孔接种棒的培养基堆码在培养架上,插入打孔接种棒一面的培养基朝上,即可完成接种。
所述的培养基的制备过程为:
(1)按重量份取金桃娘树枝20-35份、桑树枝条10-20份、八角树枝10-15份、花生壳8-10份、玉米棒渣5-8份、甘蔗渣3-5份、废糖蜜2-3份和石灰粉1-1.5份;
(2)将金桃娘树枝、桑树枝条、八角树枝、花生壳、玉米棒渣和甘蔗渣粉碎成2毫米以下大小的颗粒;
(3)将粉碎后的金桃娘树枝、桑树枝条、八角树枝、花生壳、玉米棒渣和甘蔗渣与废糖蜜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再向混合料中加入混合菌,并加入水混合均匀,使混合料含水量为50-65%;混合料和混合菌的重量比为100:(2-3);混合菌由枯草芽孢杆菌和EM菌液组成,枯草芽孢杆菌和EM菌液的重量比为1:1.5;
(4)将加入混合菌的混合料放在室内自然发酵5-7天后;再加入石灰粉搅拌均匀,静置2-3天;得到培养料;
(5)将培养料放入塑料袋内,扎紧袋口;堆码放入蒸汽消毒锅内,消毒6-10小时,蒸汽温度为100-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芷杉,未经黎芷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98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