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介质消偏振分光棱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0167.2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1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华;朱一村;廖洪平;陈伟;陈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C23C14/30;C23C14/10;C23C14/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3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质 偏振 分光 棱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全介质消偏振分光棱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入射镜片(1)、出射镜片(3)以及胶合在入射镜片(1)和出射镜片(3)之间的消偏振分光膜(2)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偏振分光膜(2)是由高、中、低三种不同膜料依次交替组合而成的多层分光膜,所述消偏振分光膜由24层介质膜层组成,该24层介质膜膜层从入射镜片(1)至出射镜片(3)依次为:第1层,SiO2膜层(11)、第2层,M3膜层(12)、第3层,Ti3O5膜层(13)、第4层,M3膜层(12)、第5层,Ti3O5膜层(13)、第6层,M3膜层(12)、第7层,SiO2膜层(11)、第8层,M3膜层(12)、第9层,SiO2膜层(11)、第10层, M3膜层(12)、第11层, Ti3O5膜层(13)、第12层,M3膜层(12)、第13层,Ti3O5膜层(13)、第14层,M3膜层(12)、第15层,Ti3O5膜层(13)、第16层,M3 膜层(12)、第17层,SiO2膜层(11)、第18层,M3 膜层(12)、第19层,SiO2膜层(11)、第20层,M3膜层(12)、第21层, Ti3O5膜层(13)、第22层, M3膜层(12)、第23层,Ti3O5膜层(13)、第24层,M3膜层(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介质消偏振分光棱镜,其特征在于:第1层,SiO2膜层(11)厚度为100.9-103.9nm、第2层,M3膜层(12)103.1-104.1nm、第3层,Ti3O5膜层(13)42.7-43.7nm、第4层,M3膜层(12)91.5-93.5nm、第5层,Ti3O5膜层(13)69.5-71nm、第6层,M3膜层(12)91.5-93.5nm、第7层,SiO2膜层(11)109.8-111.8nm、第8层,M3膜层(12)91.5-93.5nm、第9层,SiO2膜层(11)109.8-111.8nm、第10层, M3膜层(12)91.5-93.5nm、第11层, Ti3O5膜层(13)69.5-71nm、第12层,M3膜层(12)91.5-93.5nm、第13层,Ti3O5膜层(13)69.5-71nm、第14层,M3膜层(12)91.5-93.5nm、第15层,Ti3O5膜层(13)69.5-71nm、第16层,M3 膜层(12)91.5-93.5nm、第17层,SiO2膜层(11)109.8-111.8nm、第18层,M3 膜层(12)91.5-93.5nm、第19层,SiO2膜层(11)109.8-111.8nm、第20层, M3膜层(12)91.5-93.5nm、第21层, Ti3O5膜层(13)69.5-71nm、第22层, M3膜层(12)91.5-93.5nm、第23层,Ti3O5膜层(13)97.2-98.2nm、第24层,M3膜层(12)62.4-63.4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介质消偏振分光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玻璃基材的折射率为:1.49-1.5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介质消偏振分光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基材采用K9或D263T或B270或BK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016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亚波长光栅结构偏振片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偏振片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