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天器建模信息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0264.1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5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贾东永;李振义;郭军辉;韩彬;田园;金玮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谨诚君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538 | 代理人: | 陆鑫,延慧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天器 建模 信息管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数字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天器建模信息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应了解,在航天器全生命周期的系统环境中,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各个分系统的总布置要由总体来完成,总体分派给每一个分系统占位空间,分系统根据总体所给占位空间分配内部空间结构,再下传给零部件进行详细地设计。航天器模型通常由基准点、基准线和基准面等急转特征组成,并以这些基准作为装配过程中零件装配的定位基准来确定各个零部件的大小以及相互件的参考关系,下游设计师通过骨架模型进行参照接收,并根据该层次的设计要求进行细化后进一步向下游传递,从而实现参照关系的第二次传递,依次类推直至实际参照到达最底层设计师。但是这种参考依次逐层传递的方法,模型之间的关联性很复杂,对于已经发布可关联的几何不能有删除、分割、合并、相交等影响几何元素的操作,而且会出现零件的循环参照,必然使得数据极其冗余,造成参照关系混乱,不便于管理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航天器建模信息管理方法,提高航天器模型的可更改性和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航天器建模信息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航天器模型分为第一骨架模型层和第二骨架模型层;
S2,建立所述第一骨架模型层基准坐标系,并根据设计要求将所述第一骨架模型层坐标基准向所述第二骨架模型层传递;
S3,所述第二骨架模型层根据接收到的坐标基准,进行所述第二骨架模型层的装配设计;
S4,在所述第二骨架模型层中建立设备模型安装坐标系,将所述设备模型安装到所述第二模型层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骨架模型层的基准坐标系包括整器坐标系、舱段坐标系和分界面坐标系。
优选地,所述第一骨架模型层以发布几何的形式向所述第二骨架模型层传递坐标基准,所述第二骨架模型层通过直接复制的方式接收所述坐标基准。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根据第二骨架模型层中设定坐标系与第一骨架模型层的基准坐标系对齐的方式实现所述第二骨架模型层的装配设计。
优选地,所述设备模型为由平面构成的规则几何形状。
优选地,所述设备模型的安装方法包括:在设备模型的几何中心建立设备自身坐标系;以及将设备自身坐标系与所述第二骨架模型层中的设备模型安装坐标系进行对齐,建立装配关系。
优选地,所述设备模型为由曲面或曲面和平面构成的几何形状。
优选地,所述设备模型安装于所述航天器三维模型的侧壁上,安装方法包括:在设备模型上建立设备模型侧壁安装坐标系;以及
将设备模型侧壁安装坐标系与所述第二骨架模型层中的设备模型安装坐标系进行对齐,建立装配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航天器建模信息管理方法,实现了整个航天器三维模型通过统一的坐标基准进行自上而下的传递,建立了统一的数据传递和装配基准,实现了建模信息的有效管理,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单骨架模型参照传递的局限性,有效地解决了设计参照传递与重复使用之间的矛盾,规避了参照关系的混乱无序性,提升航天器三维模型的可更改性以及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航天器建模信息管理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此说明书实施方式的描述应与相应的附图相结合,附图应作为完整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在附图中,实施例的形状或是厚度可扩大,并以简化或是方便标示。再者,附图中各结构的部分将以分别描述进行说明,值得注意的是,图中未示出或未通过文字进行说明的元件,为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
此处实施例的描述,有关方向和方位的任何参考,均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任何限制。以下对于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会涉及到特征的组合,这些特征可能独立存在或者组合存在,本发明并不特别地限定于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所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未经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02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设备
- 下一篇:混合动力车辆中的时间优化的颗粒过滤器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