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型煤粘结剂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30445.4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7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郭强;李南;徐国印;曾伟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市观诚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5/10 | 分类号: | C10L5/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罗韬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攀***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结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型煤粘结剂及其制作方法,其中型煤粘结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酯化地沟油0.5~0.75份,碳酸钠0.1~0.5份,菱锌矿3~5.5份,固结剂85~91份,碱式碳酸锌0.3~0.5份,氯化钾1~2份,聚丙烯酰胺1~3份。本发明的粘结剂在燃烧时不会释放大量的污染物,不会产生次生污染,具有清洁高效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炭成型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型煤粘结剂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是煤炭利用效率低下,使用方式不够环保,煤炭的不合理利用方式既浪费了能源又污染了环境。目前煤炭燃烧的污染问题主要是由于煤炭散烧造成的,相对于散状煤炭,型煤是通过特殊的、洁净、环保、高效的煤炭加工、转化及污染控制技术将散装煤炭转化为成型煤炭。
具体上讲,型煤是将一种或多种性质的煤炭混合物,按一定的比例,添加添加剂(固硫剂、粘结剂、稳定剂等),促进其成型、在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处理,以提高燃烧效果、降低硫、雾霾的污染等。
将粉煤生产成型煤,相对于原煤散烧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是控制污染和节约能源,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技术,为工业、民用提供洁净的燃料,既充分利用煤炭资源同时改善能源结构,又有显著的环保效益。
但是,目前的型煤的粘结剂技术不够完善,相当一部分成分会在型煤燃烧中产生高排放污染物,产生了次生污染,因此,新型、环保的型煤粘结剂是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型煤粘结剂及其制作方法,解决目前常用的型煤粘结剂本身在燃烧的过程中也会释放大量的污染物,产生了次生污染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型煤粘结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酯化地沟油0.5~0.75份,碳酸钠0.1~0.5份,菱锌矿3~5.5份,固结剂85~91份,碱式碳酸锌0.3~0.5份,氯化钾1~2份,聚丙烯酰胺1~3份。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型煤粘结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酯化地沟油0.6~0.75份,碳酸钠0.3~0.5份,菱锌矿4~5份,固结剂86~90份,碱式碳酸锌0.4~0.5份,氯化钾1~2份,聚丙烯酰胺1~3份。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型煤粘结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酯化地沟油0.75份,碳酸钠0.5份,菱锌矿5份,固结剂90份,碱式碳酸锌0.5份,氯化钾2份,聚丙烯酰胺2份。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按质量份计,所述固结剂包括水性纤维素84.6~90.2份,瓜尔胶0.2~0.5份,黄原胶0.2~0.3份。
一种型煤粘结剂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质量份计,将酯化地沟油0.5~0.75份,碳酸钠0.1~0.5份,菱锌矿3~5.5份,固结剂85~91份,碱式碳酸锌0.3~0.5份,氯化钾1~2份,聚丙烯酰胺1~3份混合均匀后置于高压反应釜中进行反应并保温30分钟;
S2:自然冷却后将S1步骤中得到的膏状混合物取出,即为型煤粘结剂。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型煤粘结剂的制作方法中,S1步骤中在高压反应釜进行反应的压力为20~30Mpa,反应温度为60~70摄氏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粘结剂在燃烧时不会释放大量的污染物,不会产生次生污染,具有清洁高效的特点。
本发明的粘结剂中采用酯化地沟油起润湿粉煤,强化桥连的作用。
本发明的菱锌矿作为疏松剂在燃烧中会释放出二氧化碳,增加型煤中的微孔,提高透气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市观诚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攀枝花市观诚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04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