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紧急呼叫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0545.7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2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蓝秋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秋勤 |
主分类号: | H04W4/90 | 分类号: | H04W4/90;H04W76/50;H04M3/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62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急呼叫 移动通信网络 紧急呼叫处理 移动通信终端 移动终端 移动通信系统 紧急服务 网络设备 路由 漫游 归属 终端 发送 携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紧急呼叫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移动终端获取用户选择的紧急呼叫类型;移动终端发送携带所述紧急呼叫类型的消息给移动通信网络;所述移动通信网络接收所述消息;所述移动通信网络路由紧急呼叫至所述紧急呼叫类型对应的紧急服务中心。采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终端、网络设备及紧急呼叫的处理方法,在归属国家或漫游国家时,用户可以方便地发起紧急呼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紧急呼叫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紧急呼叫业务是指用户在紧急情况下可以通过拨打特定的紧急呼叫号码接 入到就近的紧急服务中心(如急救中心)。紧急呼叫业务是免费的,并具有优先 性,会被通信系统优先处理。
不同国家的紧急呼叫号码可能是不同的,如英国的999,美国的911等,即 便紧急呼叫号码相同,不同国家接入的紧急服务中心可能是不同的,如在意大 利113可以接入报警服务中心或医疗急救服务中心,但在挪威113却只能接入 医疗急救服务中心,而112却只能接入报警服务中心等。
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移动通信系统也提 供紧急呼叫业务。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紧急呼叫号码通常同时存储在用 户标识模块(UserIdentity Module,UIM)的EFECC文件及移动终端中,UIM中 的紧急呼叫号码通常是由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按照当地的法规定义的,移动终 端中的紧急呼叫号码通常是由制造商定义。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在现有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 终端用户在发起紧急呼叫之前必须知道紧急呼叫号码,在发生国际漫游时,由 于不同国家的紧急呼叫号码可能是不同,非常不便于移动终端用户在漫游国家 发起紧急呼叫业务,即使移动终端用户知道漫游国家的紧急呼叫号码,但可能 因为移动终端不能正常识别所述漫游国家的紧急呼叫号码,导致移动终端在锁 键盘状态下不能及时发起紧急呼叫。
例如:美国的报警或医疗急救号码是911,而我国的报警号码是110、医疗 急救号码是120、火警号码是119,当美国的移动终端用户漫游到我国并需要医 疗急救时,美国的移动终端用户可以拨打911发起紧急呼叫,但我国的移动通 信网络可能因为不能正常识别该紧急呼叫号码911,从而将该紧急呼叫路由到缺 省的紧急服务中心(如:循环播报:匪警请拨110,火警请拨119等)而不是医 疗急救中心120;即使美国的移动终端用户知道我国的医疗急救号码是120,但 美国的移动终端用户的移动终端及UIM上可能没有存储120这个紧急呼叫号 码,移动终端不能识别紧急呼叫号码120,导致移动终端在锁键盘状态下仍然不能发起紧急呼叫,从而可能耽误救治时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紧急呼叫处理方法,便于移动终端用户在归属国家及漫游国家方便地发起紧急呼 叫。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紧急呼叫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选择的紧急呼叫类型;
发送携带所述紧急呼叫类型的消息给移动通信网络;
所述移动通信网络接收所述消息,路由紧急呼叫至所述紧急呼叫类型对应 的紧急服务中心。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紧急呼叫处理方法,通过获取用户选择的紧急呼叫类型,发送用户选择的紧急呼叫类型到移动通信网络发起紧急呼叫过程,无需用户记忆紧急呼叫号码,无需将紧急呼叫号码存储在移动终端及UIM中,发起紧急呼叫前,也无需进行紧急呼叫号码识别,不论在归属国家还是漫游国家,移动终端用户都可以方便快捷地发起紧急呼叫,极大地方便了移动终端用户的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秋勤,未经蓝秋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05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