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菊花脱水干燥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2261.1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7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潘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菊星杭白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F26B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41 | 代理人: | 戚正云 |
地址: | 3145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菊花 脱水 干燥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菊花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菊花脱水干燥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杭白菊为菊花的一种,也是菊花茶的主要材料。鲜菊花不能长时间保存,所以菊花茶一般都为干菊花,现今的菊花茶都是通过烘干技术来对杭白菊进行烘干保存,用于后期饮用。现今的烘干流程为:初次分检—水蒸—微波干燥—硫磺熏色—成品分检—朵粒包装。现今的烘干方法需要高温达到180-200℃来实现,高温对杭白菊内部的有益成分会造成损害,使杭白菊功效减半。杭白菊在烘干前需要进行水蒸、微波干燥,水蒸和微波干燥会破坏杭白菊的颜色,导致处理后的杭白菊颜色差,不能被消费者接受,所以生产者增加了硫磺熏工艺,经过此操作,可以将杭白菊恢复鲜亮的颜色,让消费者可以接受,但是硫磺熏这一操作会将硫磺残留在杭白菊内,饮用这样的杭白菊会对人体产生巨大的伤害。所以杭白菊的干燥方式急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工序简单,能使干燥后的菊花颜色黄亮、且不破坏有益成份的菊花脱水干燥处理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菊花脱水干燥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鲜菊花进行清洗,直接用清水冲洗;将冲洗干净的鲜菊花在脱水滚筒内以转速400-600转/min的速度进行甩干,甩干后的鲜菊花在阴凉处自然通风3-8小时,每1小时翻身一次;然后将鲜菊花在加热滚筒内进行烘干,烘干过程中持续进行翻身处理,加热滚筒的内壁温度保持在100-120℃,烘干过程持续10-15min;然后从加热滚筒内取出的菊花在干燥的冷风下快速降温,冷风的温度为10-20℃,温度降至常温即可;最后将冷却的菊花进行密封保存。
其中加热滚筒的转速控制在30-60转/min。
本发明所得到的一种菊花脱水干燥处理方法,通过清洗脱水沥干后在进行加热滚筒的加热干燥,其加热温度较低,不会破坏有益成份,且会使得色泽黄亮,加工效率高、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菊花脱水干燥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鲜菊花进行清洗,直接用清水冲洗;将冲洗干净的鲜菊花在脱水滚筒内以转速400转/min的速度进行甩干,甩干后的鲜菊花在阴凉处自然通风3小时,每1小时翻身一次;然后将鲜菊花在加热滚筒内进行烘干,烘干过程中持续进行翻身处理,加热滚筒的内壁温度保持在100℃,烘干过程持续15min,加热滚筒的转速控制在30转/min;然后从加热滚筒内取出的菊花在干燥的冷风下快速降温,冷风的温度为10℃,温度降至常温即可;最后将冷却的菊花进行密封保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菊花脱水干燥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鲜菊花进行清洗,直接用清水冲洗;将冲洗干净的鲜菊花在脱水滚筒内以转速600转/min的速度进行甩干,甩干后的鲜菊花在阴凉处自然通风8小时,每1小时翻身一次;然后将鲜菊花在加热滚筒内进行烘干,烘干过程中持续进行翻身处理,加热滚筒的内壁温度保持在120℃,烘干过程持续10min,加热滚筒的转速控制在60转/min;然后从加热滚筒内取出的菊花在干燥的冷风下快速降温,冷风的温度为20℃,温度降至常温即可;最后将冷却的菊花进行密封保存。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菊花脱水干燥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鲜菊花进行清洗,直接用清水冲洗;将冲洗干净的鲜菊花在脱水滚筒内以转速500转/min的速度进行甩干,甩干后的鲜菊花在阴凉处自然通风5小时,每1小时翻身一次;然后将鲜菊花在加热滚筒内进行烘干,烘干过程中持续进行翻身处理,加热滚筒的内壁温度保持在110℃,烘干过程持续12min,加热滚筒的转速控制在50转/min;然后从加热滚筒内取出的菊花在干燥的冷风下快速降温,冷风的温度为15℃,温度降至常温即可;最后将冷却的菊花进行密封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菊星杭白菊有限公司,未经桐乡市菊星杭白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22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