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驱动组件及包含该驱动组件的处理盒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2327.7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2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曾丽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G21/18 | 分类号: | G03G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519060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珠海大道3883号01栋2***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组件 处理盒 动力接收 电子成像装置 凸爪 啮合 驱动头 轮毂 结构干涉 驱动机构 使用寿命 可拆卸 驱动力 驱动柱 旋转轴 抵接 斜压 磨损 断裂 传递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盒的驱动组件及处理盒,该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成像装置中,该驱动组件包括:动力接收部、轮毂;所述动力接收部通过与电子成像装置中的驱动头啮合以接收旋转的驱动力并传递至所述轮毂中,所述动力接收部设有凸爪,所述凸爪与所述驱动头的驱动柱抵接啮合,所述凸爪围绕动力接收部的旋转轴朝内设有斜压面。在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驱动组件和驱动机构因结构干涉而引起的结构磨损或断裂,从而延长处理盒以及电子成像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组件及包含该驱动组件的处理盒。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处理盒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成像装置上。该电子成像装置内设有输出旋转驱动力的驱动机构。该处理盒一般包括有旋转力驱动组件、显影单元、显影剂、控粉单元以及容纳上述单元的壳体,另外根据不同种类的处理盒结构,还额外地设置有感光单元、充电单元、清洁单元以及搅拌单元等。该处理盒的旋转力驱动组件沿显影单元轴向设置在处理盒的一端,通过该旋转力驱动组件与电子成像装置中的驱动机构相互啮合后进而将旋转的驱动力传递至处理盒中,最后驱动处理盒内部的旋转单元(如显影单元、感光单元、搅拌单元等)转动,参与与电子成像装置的显影工作。
电子成像装置在进行显影工作(即常说的“打印”)之前,使用者需将处理盒安装至电子成像装置中,处理盒的旋转力驱动组件需与电子成像装置上的驱动机构进行接触进而相互啮合。
如图1、图2所示,为电子成像装置(未出示)中的驱动机构500与处理盒一端的驱动组件100进行接触啮合的示意图,驱动组件100随着处理盒的安装沿安装方向Y1(安装方向Y1与显影单元10的旋转轴L3大致垂直)向驱动机构500移动,当移动至与驱动机构500基本同轴时,驱动机构500的传动销510与驱动组件100的啮合爪110抵接啮合将来自驱动机构500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驱动组件100中,最后驱动组件100通过齿轮将驱动力传递至处理盒的各个单元中。
如图3所示,在驱动组件100与驱动机构500进行接触啮合前,由于处理盒在安装入电子成像装置时,处理盒的轴向两端被电子成像装置内的内壁或导轨相对固定,使处理盒不能产生轴向的移动。同样的,在电子成像装置内的驱动机构500也设计成只能绕自身轴线旋转而不能产生位移。这样,在驱动组件100与驱动机构500进行接触啮合前,用于传递驱动力的传动销510的最低点与啮合爪110的最高点存在高度差H1,因此啮合爪110在移动至与传动销510啮合的过程中将存在一定的机率产生相互的结构干涉。在现有技术中,为减少相互的结构磨损或干涉现象,传动销510或啮合爪110的外表面一般设置成带有一定的倾斜或圆滑面,同时驱动组件100与驱动机构500抵接时,啮合爪110可沿驱动组件100的旋转轴L2进行内缩以避免上述的结构干涉。
因此,若上述的驱动机构500与驱动组件100两者在处理盒的安装或拆卸期间存在多次的反复啮合与分离动作,则容易导致电子成像装置的驱动机构500的结构或处理盒的驱动组件100的结构出现磨损或断裂,致使驱动机构500和驱动组件100难以或无法相互稳定地啮合并传递动力。这样,电子成像装置或处理盒也因此不能继续正常使用,后续的显影质量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组件和包含该驱动组件的处理盒,以解决驱动组件在与电子成像装置的驱动机构进行接触啮合或脱离啮合时产生的结构干涉现象。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处理盒的驱动组件,该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成像装置中,该驱动组件包括:动力接收部、轮毂;所述动力接收部通过与电子成像装置中的驱动头啮合以接收旋转的驱动力并传递至所述轮毂中,
所述动力接收部设有凸爪,所述凸爪与所述驱动头的驱动柱抵接啮合,所述凸爪围绕动力接收部的旋转轴朝内设有斜压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23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 下一篇:图像形成装置、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