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桃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2736.7 | 申请日: | 2017-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8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奎;刘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川山水涧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13/00;A01C1/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8199 四川省广元市青***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桃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桃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桃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核桃又名胡桃,其果实也称核桃,既可以生食、炒食,也可以榨油,配制糕点、糖果等,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万岁子”、“长寿果”。核桃是世界上高档食用木本油料之王,它营养丰富,食之能起到健脑益智、活血化瘀、润燥化痰、润肤美容、延年益寿的效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社会的需求量日益扩大。但是目前的核桃栽培周期很长,产量也不是很高,造成了核桃的生产成本很高,影响了人们发展核桃的积极性,既不利于核桃种植产业化的发展,也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核桃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核桃种植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核桃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土层深度为80-130cm的沙壤土和壤土,土壤pH在5.5-7之间,含盐量在0.20%以下;
b、选择产量高、品质好、抗病强的8518品种;
c、将选好的种子用冷水浸种5天,每天换水一次,浸种后将种子表面水分晾干然后低温沙藏,按沙子和种子3∶1进行,温度为6-12℃,湿度为手握成团,手松即散,时间为60天;用200mg/LGA3+30mg/LNAA+20mg/L6-BA浸泡种子24小时,将经过浸种的核桃种子进行催芽,将发芽的核桃种子移栽到容器中,15天后将容器内的核桃苗移出,转到露天环境下;
d、整地播种,将地深翻,畦播时,畦面的宽度为1m,每畦播2行,行距50-60cm,株距15cm,畦两侧各空出20cm;
e、施肥管理,核桃苗萌芽高度达10厘米时开始施肥,每间隔半月至20天一次直至汛期来临结束施肥;
f、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平常每月进行一次,在7~8月份雨季虫害和病害高发期,每15天进行一次,采用配制药剂防治。
作为优选,步骤e中的具体施肥过程:以苗位为中心,以0.50米为半径做一个圆形壕沟,每个壕内施土农家肥35-55斤,土肥上均匀撒尿素化肥半斤和富硒肥半斤,然后封好土并踏实,盖好塑料薄膜。
作为优选,步骤f中的配制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苦皮藤素2-6份、丁香2-5份、黄岑1-4份、艾蒿4-9份、马齿苋2-7份、酸浆2-12份、侧柏2-5份、水50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种植周期短;且核桃品质高、产量高,栽植第三年亩产可达800斤左右;降低了种植成本,并且使得好品质的核桃可以大面积的种植,加快核桃良种化的步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核桃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土层深度为80-130cm的沙壤土和壤土,土壤pH在5.5-7之间,含盐量在0.20%以下;
b、选择产量高、品质好、抗病强的8518品种;
c、将选好的种子用冷水浸种5天,每天换水一次,浸种后将种子表面水分晾干然后低温沙藏,按沙子和种子3∶1进行,温度为6-12℃,湿度为手握成团,手松即散,时间为60天;用200mg/LGA3+30mg/LNAA+20mg/L6-BA浸泡种子24小时,将经过浸种的核桃种子进行催芽,将发芽的核桃种子移栽到容器中,15天后将容器内的核桃苗移出,转到露天环境下;
d、整地播种,将地深翻,畦播时,畦面的宽度为1m,每畦播2行,行距50-60cm,株距15cm,畦两侧各空出20cm;
e、施肥管理,核桃苗萌芽高度达10厘米时开始施肥,每间隔半月至20天一次直至汛期来临结束施肥;
f、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平常每月进行一次,在7~8月份雨季虫害和病害高发期,每15天进行一次,采用配制药剂防治。
上述实施例中,步骤e中的具体施肥过程:以苗位为中心,以0.50米为半径做一个圆形壕沟,每个壕内施土农家肥35-55斤,土肥上均匀撒尿素化肥半斤和富硒肥半斤,然后封好土并踏实,盖好塑料薄膜。
上述实施例中,步骤f中的配制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苦皮藤素2-6份、丁香2-5份、黄岑1-4份、艾蒿4-9份、马齿苋2-7份、酸浆2-12份、侧柏2-5份、水5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川山水涧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青川山水涧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27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