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构件的组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33249.2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51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大仓才升;大野友宽;根本雄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6/00 | 分类号: | H01M6/00;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张谟煜;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构件 组装 装置 | ||
一种电池构件的组装装置,具有定位销和卡盘中的至少一方的部件、以及抽吸器。在定位销和卡盘中的至少一方的部件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排出路,在定位销和卡盘中的至少一方的部件的外周面具有上述至少一个排出路开口而得到的至少一个集尘口。上述至少一个排出路与抽吸器相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构件的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日本特开2016-105354中公开了一种密封型电池的构造。密封型电池具有电极体、收纳电极体的壳体主体、以及封闭壳体主体的盖体。在盖体安装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一部分向壳体主体内延伸并与电极体相连。
发明内容
对于上述那样的密封型电池,会产生在组装工序中产生的极微小的金属屑等异物。金属屑例如在组装工序中采用定位销和/或卡盘的情况下、可能在被组装的部件与定位销和/或卡盘接触时产生。对于上述那样的密封型电池,想要尽量减少在组装工序产生的极微小的金属屑等异物进入电池壳内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涉及电池构件的组装装置。所述组装装置具有定位销和卡盘中的至少一方的部件和抽吸器。在定位销和卡盘中的至少一方的部件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排出路,在所述定位销和所述卡盘中的至少一方的所述部件的外周面具有至少一个排出路开口而得到的至少一个集尘口。所述至少一个排出路与抽吸器相连。根据该电池构件的组装装置,在定位销或卡盘设有至少一个集尘口,由定位销或卡盘来抽吸微小的金属屑。因此,能够高效地除去例如因与定位销或卡盘接触而在电池构件的组装作业中可能产生的微小的金属片。
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中,所述至少一方的所述部件是定位销。也可以是,所述定位销是轴部件,具有所述至少一个集尘口和所述至少一个排出路,所述至少一个集尘口开设于定位销的顶端部。另外,所述至少一个集尘口也可以开设于定位销的侧面。在此情况下,能够由定位销高效地除去在电池构件的组装作业中产生的微小的金属片。
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中,所述至少一方的所述部件是卡盘。所述卡盘可以具有第1部件和第2部件。也可以是,所述第1部件和所述第2部件彼此相对向,所述第1部件具有第1集尘口和第1排出路,所述第1集尘口可以开设于所述第1部件的第1侧面。也可以是,所述第2部件具有第2集尘口和第2排出路,所述第2集尘口开设于所述第2部件的第2侧面。所述第1侧面和所述2侧面可以相对向。在此情况下,能够由卡盘高效地除去在电池构件的组装作业中可能产生的微小的金属片。
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中,所述第1部件在所述第1侧面具有第1凹陷。所述第2部件可以在所述第2侧面具有第2凹陷。在所述第1凹陷和第2凹陷中可以收纳由所述卡盘抓住的电池构件。所述第1集尘口可以开设于规定所述第1凹陷的外周面。所述第2集尘口可以开设于规定所述第2凹陷的外周面。另外,可以在所述第1侧面和所述第2侧面中的至少一方,在与所述第1凹陷和第2凹陷不同的部位开设第3集尘口。在这样的技术方案中,也能够由卡盘高效地除去在电池构件的组装作业中可能产生的微小的金属片。
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第1侧面具有第1凹陷,在所述第2侧面具有第2凹陷。可以在所述第1凹陷和所述第2凹陷中收纳由所述卡盘抓住的电池部件。可以在规定所述第1凹陷的外周面或规定所述第2凹陷的外周面中的至少一方,开设所述第1集尘口或第2集尘口。
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中,所述第3集尘口开设于比所述第1凹陷和第2凹陷靠所述第1部件或所述第2部件的顶端侧的所述第1侧面或所述第2侧面。
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中,所述抽吸器通过从所述至少一个排出路抽吸空气而从所述至少一个集尘口抽吸空气。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产业的意义进行描述,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32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