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齿轮箱轴端非接触密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3820.0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0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胡琼;马茂生;郭莹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高精齿轮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9 | 分类号: | F16H57/029;F16H57/0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杨文晰 |
地址: | 2100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箱 轴端非 接触 密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齿轮箱轴端非接触密封装置,包括挡油环、穿越齿轮箱透盖的轴,以及轴与透盖之间的密封,轴与透盖之间的密封包括机械密封和至少两道蜂窝密封,挡油环由轴上的挡肩定位,其中:由挡油环与匹配的透盖之间的径向甩油间隙组成的机械密封,径向甩油间隙末端弯折后的甩油口指向透盖;蜂窝密封依序排列并固定在机械密封外侧端部的透盖上,相邻蜂窝密封之间的透盖上设有集油环槽,集油环槽的最低点设有回油通道,回油通道与箱体中的主回油通道沟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装置,尤其是一种齿轮箱轴端非接触密封装置,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在齿轮箱的输入输出轴上设置密封装置是防止齿轮箱内润滑油泄漏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常用的轴密封一般为油封或迷宫式密封,其中油封因为与轴直接接触,其耐磨性指标和耐腐蚀性都对材质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其使用寿命远低于迷宫式密封。一般多用于低速小功率齿轮箱。
中国专利201220059091.2公开了一种迷宫式密封,它采用了三个不等深的矩形齿迷宫通道,且在通道2和3处开设回油槽,使泄漏到通道中油液流回箱体。本发明虽然改善了回油效果,它与油封相比,其使用寿命长,对材质的要求也没有油封那么苛刻。但是,由于迷宫式密封存在较大的通道间隙,其轴向阻力较小,高速箱高速旋转所产生的油雾很容易从此间隙中溢出。
中国专利201320088426.8是上述201220059091.2号专利基础上的改进,比后者多开设两个迷宫通道,且在五个通道上均开设回油槽。本发明虽然可以提升和改善了密封效果,但密封间隙的轴向阻力依然较小,仍然不能杜绝高速箱高速旋转所产生的油雾从密封间隙中外溢。
如何妥善解决齿轮箱的润滑油通过输入输出轴渗漏是本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齿轮箱轴端密封装置存在的诸如油封使用寿命及迷宫式密封仍然导致油雾渗漏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一种新的齿轮箱轴端非接触密封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齿轮箱轴端非接触密封装置,包括挡油环、穿越齿轮箱透盖的轴,以及轴与透盖之间的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与透盖之间的密封包括机械密封和至少两道蜂窝密封,挡油环由轴上的挡肩定位,其中:
由挡油环与匹配的透盖之间的径向甩油间隙组成的机械密封,径向甩油间隙末端弯折后的甩油口指向透盖;
蜂窝密封依序排列并固定在机械密封外侧端部的透盖上,相邻蜂窝密封之间的透盖上设有集油环槽,集油环槽的最低点设有回油通道,回油通道与箱体中的主回油通道沟通。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挡油环过盈安装在轴上,由挡肩限位。
在本发明中,各蜂窝密封依序焊接在透盖的对应位置上。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透盖和蜂窝密封均为上下分体结构,蜂窝密封固定在透盖上以后,上下分体的透盖由圆锥销定位后再由连接螺栓固为一体,最后透盖通过周边的螺栓与箱体连接。
在本发明中,与箱体结合的透盖表面以及回油通道周边的透盖表面均设有O型密封圈。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本发明采用的是机械密封和多道蜂窝密封组合形式,两者都属于非接触式密封,它们对穿越透盖的轴产生的摩擦阻力较小,且对被密封介质泄漏阻力大幅增加及挡油和集油能力的提高,使密封性能极大改善。由于机械密封是由挡油环与匹配的透盖组合而成,径向甩油间隙末端的甩油口弯折后指向透盖,因此适用于高速工况,且速度越高密封效果越好。由于蜂窝密封具有较强的气雾吸附能力,可以用于密封气体或油雾;由于透盖和蜂窝密封均采用剖分式结构,便于安装与拆卸。O型密封圈可以阻止润滑油从透盖与箱体结合面渗漏。本发明结构紧凑,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高精齿轮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高精齿轮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38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