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34084.0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1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富冈总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16K31/04 | 分类号: | F16K31/04;F25B4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蕴;李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极板 封闭箱 线圈部 磁轭 面面接触 侧面部 电动阀 基部 冷冻循环系统 步进电机 磁性转子 漏磁通 面接触 内表面 内周 外周 组装 | ||
本发明的电动阀减少线圈部(41A、41B)的磁轭(413A)与磁极板(42A)之间的漏磁通且容易组装线圈部。步进电机(40)的磁性转子(43)和磁极板(42A)配设于封闭箱(8)的内侧。线圈部(41A、41B)配设于封闭箱(8)的外侧。使磁轭(413A)的扩张部(413A1)在封闭箱(8)的顶板(81)之上面接触,使磁极板(42A)的共用基部(42A1)与顶板(81)的内表面面接触。使磁轭(413B、413C)的扩张部(413B1、413C1)与封闭箱(8)的侧面部(82)的外周面面接触,使磁极板(42BC)的共用基部(42BC1)与侧面部(82)的内周面面接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冷冻循环等的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今,作为这种电动阀,有通过步进电机的磁性转子的旋转来经由螺纹进给机构使工作轴直线移动从而利用与该工作轴连结的阀部件对阀口进行开闭的电动阀。例如在日本特开平10-220614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这样的电动阀。
该专利文献1的电动阀利用阀壳和封闭箱对成为制冷剂的流路的阀室等进行封闭,步进电机的磁性转子和对置于该磁性转子的磁极齿配置于封闭箱的内部,且步进电机的线圈部配置于封闭箱的外部。由此,对于线圈部的定子线圈(励磁线圈),能够防止冷冻循环的高压的制冷剂所引起的影响,并且不需要导线的气密密封化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206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例如如图21所示,为了利用定子线圈a(励磁线圈)高效地对磁极齿b进行励磁,通过热处理使封闭箱c中的与定子线圈a的磁轭(轭部)d的端面对应的部分局部地成为磁性体,并使封闭箱c的其它部分成为非磁性体。
然而,封闭箱c的磁性体部分需要形成于封闭箱c的周围的极窄的区域以便与磁轭d的端面对应。另外,为了减少漏磁通来抑制磁路的磁效率的降低,需要使磁性体的部分与非磁性体部分的分界线变得明确,但难以通过热处理在热容量较小的薄壁的冲压部件明确地区分形成这样的磁性体部分与非磁性体部分的边界。并且,磁性体部分需要相对于磁轭d形成于正确的位置,且在线圈部的组装中也需要与局部的磁性体部分配合的正确的定位,从而制造管理变得困难。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马达部的磁性转子和磁极齿配设于封闭箱的内侧、且马达部的线圈部配设于封闭箱的外侧的电动阀中,通过减少线圈部的磁轭与磁极齿之间的磁通所通过的部分的漏磁通来减少磁损耗,并且提高线圈部的组装时的自由度。
方案1的电动阀具备马达部、阀机构部以及封闭箱,上述阀机构部设于阀壳,并通过上述马达部的旋转驱动使阀部件进退,从而对阀口进行开闭,上述封闭箱与上述阀壳一起对上述阀机构部进行封闭,上述电动阀的特征在于,上述马达部的磁性转子和与该磁性转子的外周对置的磁极齿配设于上述封闭箱的内侧,且上述马达部的线圈部配设于上述封闭箱的外侧,连接上述磁极齿的共用基部与上述封闭箱的内表面面接触,且在上述线圈部的磁轭设有扩张部,该扩张部与上述共用基部对置且宽度比该磁轭的厚度大,并且该扩张部通过其对置面与上述封闭箱的外表面面接触,上述扩张部、上述封闭箱以及上述共用基部层叠。
方案2的电动阀的特征在于,在方案1所记载的电动阀中,上述扩张部以上述对置面来面接触的上述封闭箱的外表面、上述共用基部以及上述扩张部以与上述磁性转子的旋转轴平行的朝向配置。
方案3的电动阀的特征在于,在方案1所记载的电动阀中,上述扩张部以上述对置面来面接触的上述封闭箱的外表面、上述共用基部以及上述扩张部以与上述磁性转子的旋转轴交叉的朝向配置。
方案4的冷冻循环系统是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的冷冻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使用方案1~3所记载的电动阀作为上述膨胀阀。
发明的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40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