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罗汉果的甜甙提取废液中生产罗汉果蛋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34468.2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68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龙伟岸;黄华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华诚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21/06 | 分类号: | C12P21/06;C07K1/36;C07K1/34;C07K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柳;赵青朵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区桐***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罗汉果 提取 废液 生产 蛋白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植物提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从罗汉果的甜甙提取废液中生产罗汉果蛋白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从罗汉果甜甙吸附树脂柱排出的废液生产罗汉果蛋白粉,充分提高了总蛋白转化率以及罗汉果蛋白的转化率。得到的罗汉果蛋白可以广泛应用于保健品行业、医药行业,变废为宝,使废液资源化,提高了罗汉果的附加值;消减了废液中的COD,大大地减轻了污水处理站的处理压力,对环境友好;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提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从罗汉果的甜甙提取废液中生产罗汉果蛋白的方法。
背景技术
罗汉果(学名:Siraitia grosvenorii)是葫芦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其叶心形,雌雄异株,夏季开花,秋天结果。中医以其果实入药,含有罗汉果甜苷、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药用成分,主治肺热痰火咳嗽、咽喉炎、扁桃体炎、急性胃炎、便秘等,是中国广西桂林市著名特产。罗汉果甜苷又称为甜味素,因其甜度高、热量低而作为甜味剂广泛使用,常作为肥胖者和糖尿病患者的代用糖。
罗汉果为卫生部首批公布的药食两用名贵中药材,其所含罗汉果甜甙比蔗糖甜300倍,不产生热量,是饮料、糖果行业的名贵原料,是蔗糖的最佳替代品。常饮罗汉果茶,可防多种疾病,现代医学证明,罗汉果对支气管炎、高血压等疾病有显著疗效,还是起到防治冠心病、血管硬化、肥胖症的作用。
鲜罗汉果生产过程的大孔吸附树脂柱排出的废液中主要含有罗汉果蛋白、膳食纤维以及少量氨基酸、无质盐、色素等。罗汉果蛋白和色素膳食纤维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等极性溶剂,不溶于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等低极性有机溶剂。
目前国内以鲜罗汉果为原料,生产高端罗汉果提取物——50%罗汉果苷V需要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大孔吸附树脂本质是范德华力吸附,而732树脂本质是离子交换;大孔树脂吸附了大量罗汉果甜苷和色素而对罗汉果蛋白没有吸附,因此,当罗汉果甜苷进行富集时,罗汉果蛋白的水溶液则完全流出吸附树脂柱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国内外学者对罗汉果蛋白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但对罗汉果蛋白粉的生产少有报导。从2000年开始,生产50%罗汉果苷V的罗汉果提取物企业,都是将新鲜罗汉果生产过程的吸附树脂柱排出的废液作为生产废水。条件好的公司是先排入公司的污水站,经过滤、厌氧、好氧、脱色等处理,使处理废水的COD≦500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做进一步处理;条件差的公司仅靠自己公司简单处理即排放。虽然都经过了环保处理,但并未真正达到直排水标准,只是处理程度上有区别,仍然造成了环境污染,并且是造成生产罗汉果污染环境的重要原因。
目前尚未有从新鲜罗汉果生产过程的吸附树脂柱排出的废液生产成罗汉果蛋白粉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从罗汉果的甜甙提取废液中生产罗汉果蛋白的方法。该方法从罗汉果甜甙吸附树脂柱排出的废液中生产罗汉果蛋白粉的工艺;本工艺可以变废为宝,保护环境,提高罗汉果的附加值。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从罗汉果的甜甙提取废液中生产罗汉果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得罗汉果甜甙提取废液;
步骤2:取所述废液调节pH值后,与蛋白酶混合酶解,制得前处理溶液;
步骤3:取步骤2获得的所述前处理溶液经陶瓷膜澄清、超滤膜超滤,收集分子量为500~50000的部分,得超滤膜透过液;
步骤4:取步骤3所述的超滤膜透过液经蛋白吸附树脂层析,洗脱后收集洗脱液,回收溶媒,冷却离心,收集上清液;
所述蛋白吸附树脂层析采用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或强酸性阳离子树脂;所述洗脱液为体积浓度为65%的乙醇水溶液或2N的氨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华诚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华诚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44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