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速试验台主机中的转子安装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4616.0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3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吴立华;董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磁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11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速 试验台 主机 中的 转子 安装 结构 | ||
1.一种超速试验台主机中的转子安装结构,包括机壳(11)、定子(12)、转子(13)和电机座(14),所述电机座(14)固定于机壳(11)的底端,定子(12)固定于机壳(11)内,转子(13)转动支承于定子(12)内,且转子(13)和定子(12)之间形成第一转动间隙(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角接触轴承(21)、下角接触轴承(22)、上轴承座(31)、轴套环(34)、下轴承座(41)和轴端套(44),所述下轴承座(41)固定于电机座(14)上,上轴承座(31)和下轴承座(41)分别固定连接在机壳(11)的顶端和电机座(14)的底端,转子(13)的上端穿过机壳(11)的上端,下端穿过电机座(14),且转子(13)的两端分别对应伸于上轴承座(31)和下轴承座(41)内,转子(13)与机壳(11)的上端之间形成有第二转动间隙(200),转子(13)与电机座(14)之间形成有第三转动间隙(300),第一转动间隙(100)的间距大于第二转动间隙(200)的间距,第二转动间隙(200)的间距大于第三转动间隙(300)的间距;上角接触轴承(21)置于上轴承座(31)内,轴套环(34)套设于转子(13)上,且轴套环(34)与转子(13)之间过盈配合,轴套环(34)的一端抵接于上角接触轴承(21)的内圈上;所述下角接触轴承(22)置于下轴承座(41)内,轴端套(44)固定连接在转子(13)的底端,且轴端套(44)的套口抵触于下角接触轴承(22)的内圈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速试验台主机中的转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间隙(100)的间距为2.5~3.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速试验台主机中的转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间隙(200)的间距为0.6~1.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速试验台主机中的转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动间隙(300)的间距为0.3~0.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速试验台主机中的转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承座(31)上设有第一凸台部(311),在机壳(1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台部(311)相适配的上定位台阶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磁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磁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461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 下一篇:实值平行因子分解的多径参数估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