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LC协议测试的数据交互通道的构建方法及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35347.X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8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龙;刘宣;唐悦;李然;王帆;葛得辉;刘喆;刘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G06F9/38;G06F11/30;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郭一斐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lc 协议 测试 数据 交互 通道 构建 方法 模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PLC协议测试的数据交互通道的构建方法及模型,包括创建独立的通道管理模块;在所述通道管理模块内实时创建多个并行工作组件;将所述测试用例需要下发的数据通过相应的并行工作组件传递给所述硬件设备或者将所述硬件设备上报的数据通过相应的并行工作组件传递给所述测试用例。本发明可以不间断的进行数据的处理与传递,满足测试系统对数据交互处理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LC协议测试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PLC协议测试的数据交互通道的构建方法及模型。
背景技术
PLC协议测试,主要包括了性能测试、协议一致性测试、互操作性测试,具体的测试过程由测试系统执行相应的测试用例进行。所述测试系统整体又可划分为测试用例、硬件设备环境、测试用例与硬件设备环境间的数据交互通道。其中所述数据交互通道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其主要功能包括:和外部硬件设备连接并进行报文交互、对数据报文进行处理、和上层测试用例进行内部数据交互。
随着PLC协议的发展,PLC协议的测试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对测试系统的数据交互通道的要求更高:不仅需要处理的报文量大、报文种类多,而且需要连接的硬件设备多。通常针对不同测试场景需要和不同的设备建立连接(比如性能测试和互操作性测试需要连接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硬件设备),另外对数据处理的实时性,数据交互的灵活性都有较高要求。传统PLC协议测试系统的数据交互通道,大多采用C++或Java等编程语言实现,测试用例的编写受限于已经实现的固有的硬件设备连接,对协议报文的处理和与上层测试用例间的报文交互实现不但较为复杂,而且对硬件设备连接的增删修改不够灵活。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使用数据交互通道时报文交互的实现复杂且维护和扩展困难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报文交互简单且对硬件设备连接的增删修改较灵活的PLC协议测试的数据交互通道的构建方法及模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PLC协议测试的数据交互通道的构建方法,其中在所述PLC协议测试中,测试用例和各硬件设备建立连接后通过所述数据交互通道进行数据交互,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创建独立的通道管理模块;步骤S2:在所述通道管理模块内实时创建多个并行工作组件;步骤S3:将所述测试用例需要下发的数据通过相应的并行工作组件传递给所述硬件设备或者将所述硬件设备上报的数据通过相应的并行工作组件传递给所述测试用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采用TTCN语言创建独立的通道管理模块。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创建多个并行工作组件的方法为在所述通道管理模块内添加若干初始化方法,每个初始化方法对应一个并行工作组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并行工作组件的指定端口和所述测试用例所在的MTC的相应端口相互对应。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并行工作组件的指定端口通过系统接口组件和所述硬件设备相互对应。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测试用例需要下发的数据通过相应的并行工作组件传递给硬件设备时,先将所述并行工作组件接收到的用例数据进行编码,然后将编码后的数据通过系统接口组件传递到硬件设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硬件设备上报的数据通过相应的并行工作组件传递给所述测试用例时,先对所述硬件设备上报的原始数据进行解码,然后将解码后的数据传递到所述测试用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数据进行编码时,将PLC协议编码为字节流填充到通道交互协议结构体中,其中所述通道交互协议是上位机与所述硬件设备之间约定的交互协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PLC协议测试的数据交互通道的构建模型,其中在所述PLC协议测试中,测试用例和各硬件设备建立连接后通过所述数据交互通道进行数据交互,包括独立的通道管理模块,所述通道管理模块内设有多个并行工作组件,所述测试用例通过所述并行工作组件与所述硬件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53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