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壳式换热器两相换热实验测试平台以及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5709.5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7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徐航;李维;黄煌;钱益昊;刘志成;吴尚鹏;张丹丹;汤思益;熊婉玉;顾青青;胡屹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孟捷 |
地址: | 21189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壳 换热器 两相 实验 测试 平台 以及 方法 | ||
1.一种管壳式换热器两相换热实验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5),所述锅炉(5)分别连接压缩空气加热器(4)和热水加热器(6),所述热水加热器(6)连接热水分水器(7),所述压缩空气加热器(4)和热水分水器(7)均连接混合器(8),所述混合器(8)连接实验元件(11),所述实验元件(11)依次连接冷却水水箱(12)、冷却塔(13)和冷却水分水器(14),冷却水分水器(14)再连接实验元件(11)形成回路,所述实验元件(11)还依次连接分离器(10)、热水水箱(9)和热水加热器(6);
所述压缩空气加热器(4)还连接储气罐(3),所述储气罐(3)依次连接有空干机(2)和空压机(1);
所述分离器(10)上还设置有排气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两相换热实验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加热器(4)和热水加热器(6)上还分别设置有疏水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两相换热实验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干机(2)和储气罐(3)、锅炉(5)和压缩空气加热器(4)、锅炉(5)和热水加热器(6)、混合器(8)和实验元件(11)、实验元件(11)和分离器(10)、冷却塔(13)和冷却水分水器(14)之间均设置有球阀;所述实验元件(11)和冷却水水箱(12)之间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冷却塔(13)上还设置有冷却塔循环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两相换热实验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水箱(9)和热水加热器(6)之间并联有两组球阀、两个流量范围不同的水泵和两个单向阀;所述热水加热器(6)上还设置有热水循环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两相换热实验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加热器(4)和混合器(8)之间并联有两组开度范围不同的调节阀、两个流量计和两个球阀,又串联一个球阀和一个单向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两相换热实验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分水器(7)和混合器(8)之间并联有两组开度范围不同的调节阀、两个流量计和两个球阀,又串联一个单向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两相换热实验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水箱(12)和冷却塔(13)之间并联有两组球阀、两个流量范围不同的水泵和两个单向阀,又串联一个球阀;所述冷却水分水器(14)和实验元件(11)之间并联有两个两组开度范围不同的调节阀、两个流量计和两个球阀,再串联一个单向阀和一个球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两相换热实验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3)、热水水箱(9)和冷却水水箱(12)上均设置有测温口和压力测口;所述实验元件(11)的进出管道口均设置有测温口和压力测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两相换热实验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均连接储气罐(3)的气动阀口。
10.一种管壳式换热器两相换热实验测试方法,包括压缩空气系统、蒸汽系统、冷却水系统和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启动空压机(1)和空干机(2),调节供气压力,一部分对调节阀进行供气,另一部分经过压缩空气加热器(4)到混合器(8)进入到实验元件(11);启动冷却塔(13)和冷却塔循环泵,冷却水通过冷却水分水器(14)再到实验元件(11);启动热水循环泵,热水从热水水箱(9)进入热水加热器(6),再经热水分水器(7)随管道进入混合器(8)与空气混合后,最后进入实验元件(11);最后启动锅炉(5),蒸汽进入到热水加热器(6)和压缩空气加热器(4),对水和空气进行加热,蒸汽凝结成水,从疏水器排出;待流量、温度、压力稳定后,开始数据采集,管内换热结束之后,热水送入到分离器(10)再回到热水水箱(9),冷却水回到冷却水水箱(12),空气放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570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