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刺梨花茶的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6176.2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2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安华明;曾靖雯;鲁敏;安红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李龙,程新敏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梨 花茶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花茶制备工艺,属于茶叶改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刺梨是我国特有的新兴果树,且贵州的刺梨野生种类繁多,刺梨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氨基酸和多种活性物质,使得刺梨具有解毒,镇静,抗氧化等药理功能,同时对刺梨的药性归经也有记载。刺梨花药性平,药味甘,功效止泄痢,腹泻,有药用价值,且刺梨花精油中含有高级烃类,醛类,醇酚类,烯类,有机酸类,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保健品,营养品,药用制品,化妆品方面。刺梨花可以直接经加工成茶,直接冲泡。刺梨花茶有排毒养颜,抗衰老,温胃驱寒,化痰消食开胃等作用。
目前,花茶在我国茶叶市场具有巨大潜力而且占有较大比例,但用刺梨花制作花茶相对较少。刺梨花茶的制作,一方面增加刺梨产品种类,一方面丰富我国的花茶种类。但是传统花茶的窨制一般都有多次窨花,提花以及后期的干燥的过程,花量消耗大,但是成品茶中却没有花,造成了花茶的浪费,耗时长,人力消耗大。同时,刺梨鲜花色泽鲜艳,经过和茶叶混合加工及各种操作后色泽易劣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刺梨花茶的制作工艺,以解决传统花茶花量消耗大,但是成品茶中却没有花或花量极少,造成了花茶的浪费,耗时长,人力消耗大,同时,刺梨鲜花色泽鲜艳,经过和茶叶混合加工及各种操作后色泽易劣变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刺梨花茶的制作工艺,具体工艺方法如下:
将采摘的刺梨鲜花花瓣依次进行萎凋、手工杀青、冷揉等步骤,冷揉后以0.6~1.5:1比例的刺梨花瓣和绿茶茶坯进行拌和2~6小时,再通过烘干机多次干燥和揉捻,制得成品刺梨花茶。
前述工艺中,花瓣萎凋为室内自然萎凋,室温23℃-25℃,时间1h。
前述工艺中,多次干燥和揉捻的步骤依次为:
(1)45℃烘焙10min,而后摊晾15min,同时进行揉捻整形,使花瓣变成颗粒状;
同步骤(1)再反复进行五次;
45℃烘焙10min,冷却后用55℃烘焙3min,再用90℃烘焙5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制作流程只进行一次拌和,去掉了传统的多次窨花过程,且没有提花步骤,保留了花在茶中的位置,同时保持了花的色泽、外形以及香味,可以通过提高花瓣的比例来达到增加香气和改善茶涩味,且加工过程中减少空气氧化的时间,有利于色泽的保持。本发明的成品刺梨花茶,色泽、口感和内质俱佳,是日常饮用的理想茶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刺梨花茶的制作工艺,首先,选择色泽良好、无病虫害、无腐烂、无杂质的刺梨花瓣进行采摘,置于室温23℃的室内进行自然萎凋1h,再进行手工杀青,此时要注意翻炒均匀,冷却同时将花瓣以颗粒状进行揉捻,冷揉后将刺梨花瓣和绿茶茶坯以0.6~1.5:1的比例进行拌和3小时,再通过(1)45℃烘焙10min,而后摊晾15min,同时进行揉捻整形,使花瓣变成颗粒状;(2)同步骤(1)再反复进行五次;(3)45℃烘焙10min,冷却后用55℃烘焙3min,再用90℃烘焙5min的流程,用烘干机进行多次干燥和揉捻,制得成品刺梨花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刺梨花茶的制作工艺,首先,选择色泽良好、无病虫害、无腐烂、无杂质的刺梨花瓣进行采摘,置于室温24℃的室内进行自然萎凋1h,再进行手工杀青,此时要注意翻炒均匀,冷却同时将花瓣以颗粒状进行揉捻,冷揉后将刺梨花瓣和绿茶茶坯以0.6~1.5:1的比例进行拌和4小时,再通过(1)45℃烘焙10min,而后摊晾15min,同时进行揉捻整形,使花瓣变成颗粒状;(2)同步骤(1)再反复进行五次;(3)45℃烘焙10min,冷却后用55℃烘焙3min,再用90℃烘焙5min的流程,用烘干机进行多次干燥和揉捻,制得成品刺梨花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61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山黄皮六堡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花卉普洱生茶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