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干扰测试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36391.2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92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许瑞琛;郭伟斌;杜昊;王筠婷;吕玉琦;李晓帆;张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无线电检测技术研究院;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H04B17/345;H04B17/391;H04W24/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康正德;盛惠华 |
地址: | 518035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干扰 测试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无线干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搭建包含发射单元、电波暗室、接收单元、干扰单元的无线干扰测试系统,其中,所述发射单元包括第一测试设备、发射端和第一信道模拟器,所述电波暗室包括第一发射天线、接收天线和第二发射天线,所述接收单元包括第二测试设备和接收端,所述干扰单元包括干扰设备和第二信道模拟器;
将所述发射端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测试设备,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信道模拟器的一端;将所述第一信道模拟器的另一端接入所述电波暗室的第一发射天线;将所述接收端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测试设备,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电波暗室的接收天线;将所述第二信道模拟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干扰设备,另一端接入所述电波暗室的第二发射天线;
在进行无线干扰测试时,通过设定所述第一信道模拟器的不同参数来模拟测试频段中不同场景的真实信道,以及通过设定所述第二信道模拟器的不同参数来仿真不同场景中的干扰信号,再通过所述第二发射天线接入所述电波暗室发射干扰信号以添加不同频段的干扰源;
由所述发射端发出源测试信号,并经所述第一信道模拟器模拟的测试频段中的当前信道,进而由所述第一发射天线发出,得到中间测试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测试设备记录所述源测试信号和所述当前信道;
所述中间测试信号经所述第二信道模拟器仿真的当前干扰信号干扰得到目标测试信号,并由所述电波暗室的第二发射天线接收,传送至所述接收端,并传送至所述第二测试设备;
根据所述第一测试设备记录的所述源测试信号和所述当前信道、所述第二测试设备记录的所述目标测试信号以及所述当前干扰信号,得到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的通信链路的系统性能参数,进而根据所述系统性能参数评定所述通信链路受干扰的情况;
其中,所述无线干扰测试包括在电波暗室环境下针对LTE-V2X通信链路可调干扰测试,所述发射端包括LTE-V2X终端,所述接收端包括LTE-V2X终端;
通过设定所述第一信道模拟器的不同参数来模拟测试频段中不同场景的真实信道,包括:
通过设定所述第一信道模拟器的不同参数来模拟测试频段中不同道路场景下不同通信距离、不同相对速度的真实信道;和/或
通过设定所述第一信道模拟器的不同参数来模拟实际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所述影响因素包括路径损耗、阴影衰落、多普勒频移中的至少之一
通过设定所述第二信道模拟器的不同参数来仿真不同场景中的干扰信号,包括:
通过设定所述第二信道模拟器的不同参数来仿真不同场景中的干扰源受到实际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的干扰信号,所述影响因素包括路径损耗、阴影衰落、多普勒频移中的至少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干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包括OBU车载单元和/或RSU路侧单元,所述接收端包括OBU车载单元和/或RSU路侧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干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源频段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FSS固定卫星业务的工作频段;
FS固定业务的工作频段;
WLAN无线局域网的工作频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干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干扰测试系统中的发射单元、接收单元以及干扰单元位于控制室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干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干扰信号的干扰功率级别;
使所述干扰设备以所设置的干扰功率级别发出干扰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干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性能参数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丢包率、误码率、传输速率、信噪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干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通过所述干扰设备与所述通信链路所有频段组合下,测试所述通信链路的系统性能,得到所述系统性能参数后,选取系统性能最差情况下所述干扰设备的信道和所述通信链路的信道作为最差信道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无线电检测技术研究院;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未经深圳无线电检测技术研究院;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639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