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收并修复正极材料的方法、修复的正极材料及锂离子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6650.1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8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文娟·刘·麦蒂斯;布莱恩·托马斯·米本;殷月辉;孔祥超;孙学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H01M4/505;H01M4/52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极材料 修复 回收 锂离子电池 氢氧化锰 包覆的 首次充放电效率 废旧电池 循环性能 混合物 烧结 结晶性 盐溶液 锂源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收并修复正极材料的方法、修复的正极材料及锂离子电池。一种回收并修复正极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废旧电池中回收的正极材料和含锰的盐溶液混合;2)将碱的水溶液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反应,得到氢氧化锰包覆的正极材料;3)将所述的氢氧化锰包覆的正极材料与锂源烧结,得到修复的正极材料。本发明所述修复的正极材料无明显的杂相,结晶性好,首次充放电效率高及循环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收并修复正极材料的方法、修复的正极材料及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的用量也随着攀升,随之而来的是出现大量的报废电池。相关数据显示,预计到2018年,国内累计废旧锂电池超过12GWH,报废量超过17万吨。如果对废旧锂电池处理不当,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金属元素如镍、钴将对环境造成污染,另外正极材料中的锂、镍、钴等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储量并不丰富且价格昂贵,因此对正极材料的回收利用必不可少。
目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回收的方式主要分为火法冶金回收和湿法回收,火法冶金主要是通高温处理提取金属化合物中的各种金属元素,此方法能耗高,成本高;湿法回收主要是将正极材料在酸中溶解后得到金属元素的盐溶液,经过除杂的过程再使盐溶液中的过渡金属元素形成前驱体,混锂煅烧后再生成为正极材料,此方法回收周期长,消耗原材料较多,能耗较大,成本高。对上述两种回收方式的分析后发现,目前主要回收方式成本较高,回收后的材料成本往往高于正常生产的材料,这也限制了企业的对材料回收的积极性。在这一背景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回收的发展遇到了极大的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收并修复正极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废旧电池中回收的正极材料和含锰的无机水溶液混合得到混合物;2)将碱的水溶液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反应,得到氢氧化锰包覆的正极材料;3)将所述的氢氧化锰包覆的正极材料与锂源烧结,得到修复的正极材料。所述修复的正极材料为锰酸锂包覆的正极材料。
本发明所述的电池回收的制备方法成本低,所述修复的正极材料无明显的杂相,结晶性好,首次充放电效率高及循环性能好。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杂相包括0.01~0.13wt.%的Na和0.01~0.34wt.%的Al。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废旧电池中回收的正极材料的平均粒径为4.00μm~6.00μm。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废旧电池中回收的正极材料的平均粒径为4.51μm~5.12μm。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氢氧化锰包覆的正极材料的平均粒径为4.00μm~6.00μm。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氢氧化锰包覆的正极材料的平均粒径为4.81μm~5.66μm。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氢氧化锰包覆的正极材料的平均粒径为5.04μm~5.45μm。本发明通过对上述参数的调整,可以直接在回收的正极材料表面形成完整有效的锰包覆层,并且有利于后续的混锂,使修复的正极材料无明显的杂相,结晶性好,首次充放电效率高及循环性能好。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氢氧化锰包覆层的厚度为200nm~500nm。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氢氧化锰包覆层的厚度为300nm~400nm。本发明通过对上述参数的调整,可以直接在回收的正极材料表面形成完整有效的锰包覆层,并且有利于后续的混锂,使修复的正极材料无明显的杂相,结晶性好,首次充放电效率高及循环性能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未经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66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热管理监测装置及电动汽车
- 下一篇:板组件及电池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