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振器外套筒以及具有该隔振器外套筒的隔振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6886.5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2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腾;孙燕;高淑华;周迎春;丁德云;任奇;梁国君;李贵花;李芳至;房海元;曾凡冲;赵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9/00 | 分类号: | E01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振器外套筒 隔振器 筒体 混凝土道床 操作安全 地铁运营 隔振技术 轨道交通 时间操作 外套筒 锚固 运维 注浆 破碎 占用 轨道 | ||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隔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隔振器外套筒以及包含上述隔振器外套筒的隔振器,其包括筒体,在所述筒体上设置有N个孔,N个孔分为M个用作注浆的孔和N‑M个用作锚固的孔,其中,N≥2,M≥1,N‑M≥1。本发明提供的隔振器外套筒,可以在不破碎混凝土道床的前提下,完成外套筒的更换,因此可以利用轨道运维的窗口时间操作,不占用正常地铁运营时间,操作安全可靠,且更换后加固效果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隔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振器外套筒以及包含上述隔振器外套筒的隔振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轨道交通以其便捷、快速、准时、节能、有效缓解地面交通拥堵的优势,迅速成为城市交通建设的发展热点。但其振动与噪声污染也会对沿线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必须在建设同期采取必要的隔振降噪措施。其中减振降噪效果最好的还是由阻尼弹簧构成的轨道系统浮置道床隔振结构。
在轨道系统浮置道床隔振结构,隔振器是其核心部件,其由内套筒、外套筒以及顶盖等组成。其中,内套筒可以随时拆卸更换,但外套筒由于浇筑在混凝土道床中,一旦损坏则无法更换。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振器外套筒,其能够在不破碎混凝土道床、不影响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利用窗口时间进行更换。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振器外套筒,其包括筒体,在所述筒体上设置有N个孔,N个孔分为M个用作注浆的孔和N-M个用作锚固的孔,其中,N≥2,M≥1,N-M≥1。
其中,N个所述孔分成至少两组,每组包括至少两个孔,每组中的孔的中心均位于所述筒体的同一母线上,且在所述母线上的分布位置相同。
其中,每组中的孔的数量为三个。
其中,每组中的孔的孔壁所在的圆周面均平行于该孔的中心与基点之间的连线,所述基点位于所述筒体的上部,并在该孔的中心与所述筒体的轴线所在的平面内,且位于所述轴线远离该孔的一侧。
其中,在所述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倒刺。
其中,所述倒刺与用于安装所述隔振器外套筒的孔过盈配合。
其中,所所述筒体的母线与所述倒刺之间的夹角为锐角β。
其中,45°≤β≤75°。
其中,所述倒刺均匀地分布在所述筒体的外壁上。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隔振器,其包括如上所述的隔振器外套筒。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隔振器外套筒,可以在不破碎混凝土道床的前提下,完成外套筒的更换。因此可以利用轨道运维的窗口时间操作,不占用正常地铁运营时间,操作安全可靠,且更换后加固效果明显。此外,该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并便于安装拆卸,以便检修或更换隔振器的外套筒。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隔振器外套筒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隔振器外套筒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隔振器外套筒安装在道床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孔;3:倒刺;4:道床;5:锚固筋;B:基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68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