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旋转穿孔曝气管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7244.7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6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周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C02F3/02;C02F1/7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穿孔 气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旋转穿孔曝气管。该装置主要应用在水处理曝气工艺,通过利用曝气时产生的气体反作用力推动曝气管自旋转,扩大了曝气面积,还具有扰动搅拌功能。
背景技术
穿孔曝气管是水处理厂常用的曝气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曝气效果好,便于安装,价格便宜的特点。目前,设备厂商生产的各类穿孔曝气管区别主要有气孔大小,气孔间距,气孔与水平面的角度等。各设备厂商无论采取何种穿孔曝气管,均采用固定式安装方式,气体通过曝气管上的气孔喷出,与水体充分接触,既达到曝气充氧的目的,也扰动搅拌了水体。固定式穿孔曝气管主要问题是曝气盲区较大,从而造成水处理构筑物底部积泥较多,另外有效曝气面积也较小,曝气效果受限。为了解决固定式穿孔曝气管的局限性,有必要研发一种可移动穿孔曝气管。
穿孔曝气管曝气时的气体设计喷射速度通常较大,因此产生了较大的气体推动力。传统的穿孔曝气管由于完全固定在池底,没有利用曝气时产生的气体推动力,造成了浪费。有些工程中由于穿孔曝气管固定件损坏,造成穿孔曝气管震动甚至脱落,这些都是由于曝气时产生的持续气体推动力造成的。如研发一种穿孔曝气管,利用曝气时产生的气体推动力,即可避免了固定件的束缚作用造成能量浪费,也可实现穿孔曝气管的自动旋转,解决了固定式穿孔曝气管诸多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自旋转穿孔曝气管,通过曝气时产生的气体反作用力,使曝气管产生侧向推动力,推动穿孔曝气管在无额外能耗的情况下自动旋转,大大减小了穿孔曝气管的曝气盲区。该装置适合各种使用穿孔曝气管的新建或改造项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旋转穿孔曝气管,包括穿孔曝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曝气管中部通过轴承与曝气进气管形成可转动连接,以所述穿孔曝气管中部设轴承处为分界点,向所述穿孔曝气管第一端方向设置有第一排曝气孔,向所述穿孔曝气管第二端方向设置有对应的第二排曝气孔,使得所述穿孔曝气孔在曝气时产生的气体反作用力推动穿孔曝气管形成自动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穿孔曝气管第一排曝气孔和第二排曝气孔开孔方向分别朝向曝气管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曝气孔和和第二排曝气孔的开孔方向为水平方向向下呈 30度至45度。
进一步地,穿孔曝气管直径为30毫米至40毫米,曝气管长度50厘米至100厘米,曝气管开孔直径为4毫米至5毫米,开孔间距为20厘米至50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穿孔曝气管中央位置设置一接插口,所述接插口通过轴承与进气管连接,其中所述接插口与轴承内径连接,所述轴承外径与进气管连接,所述接插口和进气管之间还设有密封件。
进一步地,穿孔曝气管中间安装的轴承采用耐腐蚀耐摩擦材质,优选为不锈钢或高温陶瓷。
进一步地,穿孔曝气管两端的封板上也设置有第一末端曝气孔和第二末端曝气孔,所述第一末端曝气孔和第二末端曝气孔的设置高度与第一排曝气孔、第二排曝气孔一致。
本发明装置可实现穿孔曝气管在无额外能耗的情况下自动旋转,扩大了曝气面积,减小曝气盲区,避免了池底积泥现象的发生,同时还具有扰动搅拌功能。本发明的自旋转穿孔曝气管可用于各种使用曝气工艺的水处理构筑物,其主要作用是相同曝气量的情况下,增大可曝气面积,从而减小传统固定式穿孔曝气管的曝气盲区,提高构筑物内水体流化效果,减少构筑物底部积泥问题。本发明的自旋转穿孔曝气管尺寸不受限制,可根据具体池型设计,适应性强,曝气面积接近全覆盖,既可用于新建池型,又可用于改造池型。
附图说明
图1为自旋转穿孔曝气管平面图。
图2为自旋转穿孔曝气管侧视图。
图3为自旋转穿孔曝气管A-A剖面图。
图4为自旋转穿孔曝气管B-B剖面图。
图5为自旋转穿孔曝气管C-C剖面图。
图6为自旋转穿孔曝气管D-D剖面图。
图中包括:曝气进气管1、轴承2、穿孔曝气管3、第一排气孔4、第二排气孔5,第一末端曝气孔6,第二末端曝气孔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此实施例是一种自旋转穿孔曝气管,它主要包括特定开孔穿孔曝气管3以及设置所述穿孔曝气管3中央的轴承2。其中穿孔曝气管3特定开孔方式主要是指中央至两端的开孔方向相反,结合轴承2的旋转功能,可充分利用曝气时产生的气体推动力,实现穿孔曝气管自动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72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转式永磁电机结构
- 下一篇:一种直流电机转子改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