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块化搭建的节能建筑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7511.0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0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谢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晶铠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E04C2/288;E04D13/18;H02S20/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壹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56 | 代理人: | 江文鑫,周婷 |
地址: |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搭建 节能 建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模块化搭建的节能建筑。
背景技术
建筑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用于居住或进行活动的场所,随着技术的进步,为了更快的搭建建筑,满足人们的时间需求,由此出现了模块化建筑。
模块化建筑是将建筑的墙体直接分为多个模块,在需要搭建时,直接拼接组合而成,相比与过去砖块堆砌,更为快速,能够在短时间将建筑搭建好。
现有的模块化建筑,为了能够达到节能,一般在将模块化建筑搭建好后,然后再将光伏系统搭建在建筑墙体外,光伏系统提供电能,自给自足,但是,这样的搭建方法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去搭建光伏系统,与模块化建筑快速省时的初衷相背离,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模块化搭建的节能建筑,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光伏系统需要在模块化建筑搭好后再进行安装,极为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模块化搭建的节能建筑,包括呈纵向布置的多个框架条以及多个模块板,多个所述框架条相间隔布置,相邻的所述框架条之间具有纵向间距,所述纵向间距中放置呈纵向布置的所述模块板;在所述模块板朝向外部的外端面上设置有光伏板。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条朝向相邻的框架条的侧面设有凹槽条,所述凹槽条沿所述框架条的高度延伸布置,所述模块板的两侧分别嵌入在相邻的所述框架条的凹槽条中。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条的底部设有粘合层。
进一步的,所述模块板包括混凝土板,所述混凝土板内植入有钢筋,且在所述混凝土板内设有隔热层。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间距中放置有多个所述模块板,相邻的所述模块板之间设置有隔离板。
进一步的,所述光伏板与所述模块板固定连接,所述光伏板与所述模块板的外端面之间具有封闭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模块化搭建的节能建筑包括热量回收器,所述热量回收器设置在建筑的内部,并通过输热管与封闭间距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热量回收器设置在所述建筑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热量回收器通过第二输热管连通至模块化搭建的节能建筑的各楼层地板下,并在第二输热管上设有设有向地板导热的导热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模块化搭建的节能建筑,在搭建该模块化搭建的节能建筑时,将带有光伏板的多块模块板纵向布置在纵向间距中,通过两侧的框架条夹持固定住纵向布置的模块板,从而将建筑围合搭建完整,而在每块模块板上设有的多块光伏板随模块板将建筑围合,这样将模块板快速拼接组合,使该节能建筑搭建的时间大大减少,并且通过多块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充分实现该节能建筑的自给自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伏系统需要在模块化建筑搭好后再进行安装,极为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块化搭建的节能建筑的剖面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模块化搭建的节能建筑,用于搭建具有光伏板121的节能建筑,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并且搭建速度块,节省时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模块化搭建的节能建筑,包括框架条11以及多个模块板12,所述框架条11纵向布置在建筑13的四周,并且多个框架条11之间相间隔布置,两两相邻的框架条11之间形成有纵向间距,模块板12则呈纵向布置放置在纵向间距中,并且每相邻的框架条11之间的纵向间距均放置有模块板12,在每个模块板12朝向外部的外端面上则设有光伏板121,给建筑13提供电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晶铠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晶铠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75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耗能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消能减震填充墙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