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组件、电池组件和电池换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38758.4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83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4;H01M10/6556;H01M10/6568;H01M10/6569;H01M10/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电池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组件、电池组件和电池换热系统,板组件包括第一集流部、平板部和第二集流部,第一集流部与第二集流部分设于平板部两侧,第一集流部包括至少一个腔室,平板部包括多个与腔室连通的流体通道,第一集流部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块体部和第一集流子部,第一块体部包括第一连接孔口,第一集流子部包括第二连接孔口,第一连接孔口与第二连接孔口连通,第二连接孔口与腔室连通,板组件具有第一接口,第一接口与第一连接孔口连通。本发明的板组件结构紧凑小巧,平板部可用于对外部零件的冷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换热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的电池在车辆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电池温度升高,电池温度的升高不利于电池的使用且容易降低电池寿命。一般情况下,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中都会设置有用于电池冷却的系统。
电池冷却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冷却液来冷却,另一种是采用制冷剂来冷却。采用制冷剂来冷却,系统中需要借助膨胀阀,制冷剂会有相态或工作状态的改变,且因为系统中需要连接膨胀阀,在很多情况需要借助管路来连接,结构相对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组件,结构简单紧凑,且可用于电池冷却。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组件,所述板组件包括第一集流部、平板部和第二集流部,所述第一集流部与所述第二集流部分设于所述平板部两侧,所述第一集流部包括至少一个腔室,所述平板部包括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与所述腔室连通,且所述流体通道的通道当量直径在10-1000μm的范围内;所述平板部包括外侧部,所述外侧部与所述第一集流部/第二集流部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集流部至少包括第一块体部和第一集流子部,所述第一块体部与所述第一集流子部固定设置,所述第一块体部包括第一连接孔口,所述第一集流子部包括第二连接孔口,所述第一连接孔口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口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孔口与所述腔室连通,所述板组件具有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能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口连通,所述第一接口能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
为实现上述目的,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组件,所述板组件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且所述板组件包括膨胀部、第一块体部和第一集流子部,所述第一块体部与所述第一集流子部固定设置,所述膨胀部包括芯体部、线圈部,所述线圈部和所述芯体部组装固定;所述第一块体部包括安装孔道、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所述第一连接通道与所述安装孔道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通道与所述安装孔道连通,所述膨胀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孔道,且所述膨胀部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块体部形成所述安装孔道的壁部组装固定;
所述芯体部包括阀针、阀口和节流孔,所述芯体部的阀口与所述第一连接通道连通,所述节流孔与所述第二连接通道连通,所述阀针的大部分位于所述节流孔上方,且所述阀针相对所述芯体部形成所述节流孔的壁部能够沿着所述芯体部的轴向移动,所述阀针与所述芯体部形成所述节流孔的壁部之间能留有间隙,或者所述阀针伸入所述节流孔并阻隔所述第二连接通道与所述阀口之间的连通。
为实现上述目的,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组件,所述板组件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且所述板组件包括膨胀部、第一块体部和第一集流子部,所述膨胀部与所述第一块体部固定设置,所述第一块体部与所述第一集流子部固定设置,所述第一集流子部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分隔,所述第一块体部包括第三连接通道和第四连接通道,所述第三连接通道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四连接通道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板组件还包括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膨胀部,所述膨胀部包括节流孔、阀芯部和感温部,所述节流孔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所述阀芯部与所述膨胀部形成所述节流孔的壁部之间能留有间隙,或者所述阀芯部封闭所述节流孔并阻隔所述节流孔与所述第一接口之间的连通,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三连接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四连接通道连通。
本发明的目的还提供一种电池组件及电池换热系统,结构简单紧凑且可用于电池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87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组件及电池组件
- 下一篇:板组件、电池组件以及电池换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