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内隔振器外套筒的更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38921.7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29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腾;邵斌;王欣宇;张厚贵;孙方遒;杜云航;陈向东;张语通;王立峰;李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9/00 | 分类号: | E01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姚远方 |
地址: | 10240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内隔振器 外套 更换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隔振领域,公开了一种隔振器外套筒的更换方法。其中,外套筒包括筒体,在筒体上设置有N个孔,N个孔分为M个用作注浆的孔和N‑M个用作锚固的孔;包括以下步骤:S1:从混凝土道床中将待更换外套筒取出;S2:将外套筒放入取出待更换外套筒的混凝土道床中的孔内;S3:在外套筒的筒体用作锚固的孔中打入锚固筋,并使用封堵件将外套筒的底部在筒体和道床中的孔之间的环状缝隙封堵;S4:通过用作注浆的孔向筒体和道床中的孔之间的间隙内浇筑混凝土砂浆;S5:等浇筑的混凝土砂浆凝固后移除封堵件,并进行顶升。本发明提供的更换方法可以利用轨道运维的窗口时间操作,不占用正常地铁运营时间,操作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隔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内隔振器外套筒的更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轨道交通以其便捷、快速、准时、节能、有效缓解地面交通拥堵的优势,迅速成为城市交通建设的发展热点。但其振动与噪声污染也会对沿线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必须在建设同期采取必要的隔振降噪措施。其中减振降噪效果最好的还是由阻尼弹簧构成的轨道系统浮置道床隔振结构。
在轨道系统浮置道床隔振结构,隔振器是其核心部件,其由内套筒、外套筒以及顶盖等组成。其中,内套筒可以随时拆卸更换,但外套筒由于浇筑在混凝土道床中,一旦损坏则无法更换。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内隔振器外套筒的更换方法,其能够在不破碎混凝土道床、不影响正常运营的情况下进行更换。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振器外套筒的更换方法,所述隔振器外套筒包括筒体,在所述筒体上设置有N个孔,N个孔分为M个用作注浆的孔和N-M个用作锚固的孔,其中,N≥2,M≥1,N-M≥1;其中,所述更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混凝土道床中将待更换外套筒取出;
S2:将外套筒放入取出所述待更换外套筒的混凝土道床中的孔内;
S3:在所述外套筒的筒体用作锚固的孔中打入锚固筋,并使用封堵件将外套筒的底部在所述筒体和所述道床中的孔之间的环状缝隙封堵;
S4:通过用作注浆的孔向所述筒体和所述道床中的孔之间的间隙内浇筑混凝土砂浆;
S5:等浇筑的混凝土砂浆凝固后移除封堵件,并进行顶升。
其中,所述封堵件为充气垫。
其中,所述充气垫为环状充气垫。
其中,所述封堵件为发泡胶。
其中,所述封堵件为环状发泡胶。
其中,在步骤S1中,使用水钻机将所述待更换外套筒取出。
其中,在步骤S3和步骤S4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封堵所述锚固筋和所述用作锚固的孔之间的间隙。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隧道内隔振器外套筒的更换方法,可以在不破碎混凝土道床的前提下,完成外套筒的更换,因此可以利用轨道运维的窗口时间操作,不占用正常地铁运营时间,操作安全可靠,且更换后加固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隔振器外套筒的更换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隔振器外套筒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隔振器外套筒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中的隔振器外套筒安装在道床中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89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