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井筒环空压力的降压短节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39568.4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51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邓金根;侯斌;董星亮;李中;蔚宝华;谭强;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B21/08 | 分类号: | E21B2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何家鹏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井筒 压力 降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井筒环空压力的降压短节,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设置呈筒状的支撑壁,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设置定轴,所述定轴布置在所述支撑壁的轴线上;在所述定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一动力叶轮,所述动力叶轮的外缘为一外齿圈,所述外齿圈与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壁上的传动齿轮啮合,在所述支撑壁的外部转动设置有降压叶轮,所述降压叶轮的内缘为一内齿圈,所述内齿圈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井筒环空压力的降压短节,属于油气钻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石油天然气油气井中,钻柱和井壁之间的空隙是井筒环空,钻井过程中,钻井液通过钻杆泵入井底,由井筒环空返回地面,在环空中存在流体静压及循环压耗,两者之和称为井筒环空压力。为了阻止地层流体渗入环空及对井壁岩石提供支撑力,以防止井喷和井壁坍塌等安全事故的发生,需要使用一定密度的钻井液来提供足够的环空压力。但对于复杂地下地质环境,经常出现同一裸眼井段喷漏层并存,当钻井液静液柱压力能压住地层流体时,由于钻井液循环时产生附加的环空压耗,有时会超过地层承压能力而导致井眼破裂漏失,使井筒失去完整性而发生钻井液漏失,会造成钻井复杂事故。因此,精确控制高压油气井钻井过程中的井筒环空压力非常重要,目前最先进的方法是采用控压钻井技术,但该技术成本高昂,且国内没有该技术产品。为解决上述技术难题,需要研发一个工具,该工具可以在保持井内泥浆密度不变的情况下,保持泥浆循环和静止时环空压力基本不变,实现控压钻井,解决窄密度窗口地层安全钻井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井筒环空压力的降压短节,利用该降压短节可以在泥浆循环时,降低井筒环空压力,实现井内泥浆密度不变的情况下,井筒环空压力在循环时不会因环空压耗的存在而导致环空压力增加。该技术用于深水海洋钻井,可以增加套管下入深度,减少套管下入层次,大大降低深水钻井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井筒环空压力的降压短节,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设置呈筒状的支撑壁,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设置定轴,所述定轴布置在所述支撑壁的轴线上;在所述定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一动力叶轮,所述动力叶轮的外缘为一外齿圈,所述外齿圈与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壁上的传动齿轮啮合,在所述支撑壁的外部转动设置有降压叶轮,所述降压叶轮的内缘为一内齿圈,所述内齿圈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
所述壳体包括上盖、下盖和外侧壁,所述上盖和下盖分别焊接在所述外侧壁的两端。
所述定轴与所述上盖固定连接。
在所述定轴的中部固定安装导流板。
在位于每一所述动力叶轮与所述导流板之间的定轴上安装黄铜套。
所述降压叶轮与上盖、下盖之间分别通过滚珠轴承连接。
在所述降压叶轮与上盖、下盖之间分别设置一对唇形密封圈。
在所述上盖和下盖上均开设有疏流孔。
在所述上盖上设置用于与钻杆连接的第一接口,在所述下盖上设置有用于与钻杆连接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接口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接口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与钻杆连接后,其中的动力叶轮可以吸收钻杆内腔水流中的能量,使之转化为旋转的机械能,动力叶轮的外缘是一外齿圈,与嵌装在支撑壁上的传动齿轮啮合,降压叶轮的内缘是一内齿圈,套在支撑壁上,内齿与传动齿轮啮合,由此,自钻杆内腔水流的动力就传递至降压叶轮,从而以降低下盖端的水压,进而实现环空的局部降压。2、本发明在定轴的中部固定安装导流板,用以梳理水流,从而提高动力叶轮的能量转化率。3、本发明在动力叶轮与导流板之间安装黄铜套,黄铜套能够将动力叶轮与导流板隔开,以减小摩擦。4、本发明在降压叶轮与上盖、下盖之间分别设置一对唇形密封圈,其可以隔绝降压短节内部的高压水流与外部的低压水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95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装纸板热熔胶涂布压合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喷射阀无痕点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