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人体感应的舞台投光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40248.0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7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徐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金典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10/00 | 分类号: | F21S10/00;F21V19/00;F21V23/04;F21V29/76;F21V29/89;F21W131/105;F21W131/406;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人体 感应 舞台 投光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人体感应的舞台投光灯。
背景技术
投光灯成为目前舞台照明领域中很重要的部分,在大量生产中有很多不符合规格的投光灯,称为次品或不合格产品,如:发出的光不符合规定的亮度、发出的光颜色过蓝等缺陷,不能正常使用被淘汰掉,因此浪费大量的资源,成本增加。
同时,普通的具有人体感应的舞台投光灯珠了为使其能够进行散热,在具有人体感应的舞台投光灯珠末端连接有散热片,散热片由铝片组成,但是散热片是静止不动的,散热比较慢,具有人体感应的舞台投光灯珠在长时间高温的情况下工作容易损坏,缩短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成本低、散热效果好的具有人体感应的舞台投光灯。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一种具有人体感应的舞台投光灯,其包括电源转换器、与电源转换器电性连接的灯座、内置在灯座中的发光源、设置在灯座上的灯罩结构;所述灯座背后设置有若干三角形散热铝片;所述灯座上设置有控制发光源的PIR人体热释电传感器;所述灯座上设置有可旋转的支撑架。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人体感应的舞台投光灯珠,所述的PIR人体热释电传感器的检测方向上设置一块菲涅尔透镜。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人体感应的舞台投光灯珠,所述的PIR人体热释电传感器是由窗口、滤光片、反向串联的热释电元件PZT、电阻、场效应管FET组成。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人体感应的舞台投光灯珠,所述的PIR人体热释电传感器内部填充氮气。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人体感应的舞台投光灯珠,所述的滤光片为9μm多层干涉滤光片。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人体感应的舞台投光灯珠,所述底座左右两端设置有圆柱形凸起;所述支撑架通过两边的辅助架插接在设置在底座左右两端设置有圆柱形凸起上。
有益效果:
与现有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人体感应的舞台投光灯珠,设计巧妙,体积小巧,方便携带,而且特别安装了PIR人体热释电传感器可以更加有效的控制其亮灭,也大大减少了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具有人体感应的舞台投光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本发明的一种具有人体感应的舞台投光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PIR人体热释电传感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3所示,本发明一种具有人体感应的舞台投光灯,其包括电源转换器4、与电源转换器4电性连接的灯座3、内置在灯座3中的发光源11、设置在灯座3上的灯罩结构1;所述灯座3背后设置有若干三角形散热铝片5;所述灯座3上设置有控制发光源11的PIR人体热释电传感2器;所述灯座3上设置有可旋转的支撑架6,其中所述电源转换器4上设置有外部电源接口41,还有所述发光源11为LED芯片,所述LED芯片上下左右分别设置有斜面的散射面12,所述灯罩结构1上设置有防水条14,所述防水条14设置在LED芯片的正上方。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人体感应的舞台投光灯珠,所述的PIR人体热释电传感器2的检测方向上设置一块菲涅尔透镜,所述的PIR人体热释电传感器2是由窗口、滤光片、反向串联的热释电元件PZT、电阻、场效应管FET组成,还有就是所述的PIR人体热释电传感器2内部填充氮气,其中,所述的滤光片为9μm多层干涉滤光片。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人体感应的舞台投光灯珠,所述底座3左右两端设置有圆柱形凸起7;所述支撑架6通过两边的辅助架(图中未标识)插接在设置在底座3左右两端设置有圆柱形凸起7上,插接完以后通过螺母螺接在圆柱形凸起7就可以将支撑架6固定,原理就是,所述支撑架6以圆柱形凸起7为支点上下旋转。
其中所述的PIR人体热释电传感器2,如图3所示,前述的PIR人体热释电传感器2的检测方向上设置一块菲涅尔透镜21。
菲涅尔透镜根据光学基本原理制成,它的作用有两个:(1)聚焦作用,即将人体辐射汇聚到热释电红外感应传感器敏感单元上,扩大了传感器的探测范围;(2)分区作用,即将检测区分为若干个明区和暗区,利用透镜中各个微小透镜间不连续的光学透射特性,保证入射到探测器表面的是动态变化的红外辐射信号,提高了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通过分布在镜片的同心圆的窄带(视窗)将探测空间内移动目标的红外信号有效的集中在传感器上。当目标沿着敏感元的垂直方向运动时,输出信号最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金典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金典照明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02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