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烧生物质成型燃料的采暖炉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40603.4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2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旭东;单明;邓梦思;吴金山;赵春生;李定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B30/10 | 分类号: | F23B30/10;F23K3/16;F23L13/00;F23M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廖元秋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烧 生物 成型 燃料 采暖炉 | ||
1.一种燃烧生物质成型燃料的采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箱(4)、下料系统、燃烧系统、送风系统、燃烧室(16)、设备箱(27)和位于燃烧室内的换热器;其中,
所述下料系统位于储料箱(4)下部,包括下料箱(32)、与储料箱(4)下部侧壁固连的下料驱动箱(2)、位于下料驱动箱(2)内的丝杠(3)以及与该丝杠(3)两端分别连接的下料驱动电机(1)和下料挡板(33);所述下料箱(32)后端前端侧壁分别与所述设备箱(27)和燃烧室(16)下部固定且连通,该下料箱内上部设有料斗,该料斗下部设有垂直挡板(11);所述下料驱动电机(1)与下料驱动箱(2)侧壁固连;所述下料挡板(33)上表面与储料箱(4)底部接触,该下料挡板(33)下表面与下料箱(32)顶部接触;所述下料箱(32)和燃烧室(16)内底部分别设有小灰斗(24)和大灰斗(21);所述燃烧室(16)顶部外侧设有烟囱连接口(10)和排烟引风机(9);
所述燃烧系统包括炉排(19)、炉排支架(20)、连杆(26)、凸轮(28)和炉排驱动电机(30);所述炉排(19)通过所述炉排支架(20)支撑于下料箱(32)和燃烧室(16)内壁且位于小、大灰斗上方,该炉排(19)后端依次通过所述连杆(26)和凸轮(28)与固定在设备箱(27)外侧的炉排驱动电机(30)转轴连接并受该驱动电机驱动做往复运动,该炉排(19)靠近后端的上表面与所述垂直挡板(11)底部接触;
所述送风系统包括一次风调风板(29)、二次风调风板(14)和二次风腔(15);所述一次风调风板(14)对称布置在设备箱(27)两侧壁上;所述二次风调风板(14)布置在下料箱(32)侧壁上;所述二次风腔(15)设置在与下料箱(32)相接触的燃烧室(32)内壁上,且该二次风腔(15)一端与所述二次风调风板(14)连通,二次风腔(15)另一端与燃烧室(19)连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水冷壁(12)、多个横排水管(13)、进水口(22)和出水口(8);其中,所述水冷壁(12)分布在燃烧室(16)内壁上;所述横排水管(13)交错固定在燃烧室(16)内上部的水冷壁(13)上,且与水冷壁(12)连通,形成S型烟道,用于增加烟气行程和强化换热;所述进水口(22)和出水口(8)分别设置在燃烧室顶部和底部的侧壁上,且均与水冷壁(12)连通。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炉,其特征在于:与所述下料箱(32)顶部和储料箱(4)底部相邻的燃烧室(16)壁面上布置有一排竖排水管(13(a)),用于吸收高温烟气热量以防止下料箱(32)和储料箱(4)壁面温度过高,竖排水管(13(a))与水冷壁(12)连通。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系统还包括一布置在下料箱(32)上部内侧壁面的热电偶(31),通过该热电偶的温度反馈对下料驱动电机(1)进行控制。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排(19)上布置有多排透气孔(18),且炉排(19)上靠近后一端的透气孔(18)的数量和长度均比前端小。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箱(32)内的料斗呈倾斜状,该料斗底部连接的垂直挡板与炉排(19)上表面接触;该料斗所在范围的下料箱四周包裹有保温隔热层。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16)上部设置所述横排水管(13)的侧壁处开设清灰门(5)。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风调风板(29)和二次风调风板(14)均为开度为0~90°的扇形调风板。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炉,其特征在于:该采暖炉还包括一兼做看火口及点火口的耐热玻璃门(17),该耐火玻璃门布置在炉排(19)前端距离燃烧室(16)前壁面最近时该端位置对应的燃烧室(16)侧壁上;点火时打开耐热玻璃门(17)点火,采暖炉运行期间保持耐热玻璃门(17)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060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烧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燃烧器
- 下一篇:一种高效生物质能颗粒燃烧机炉头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