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41532.X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8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唐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金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82 | 分类号: | B65G47/82;B65G47/74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堆积的钢管一根根的放在输送轨道上,传统上料方式由一名操作人员手动上料,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易疲劳,对人员的需求也会增加,提高了公司运营成本,而且容易产生安全事故;或者将成捆的钢管放在上料架上,分解平放,通过上料架的斜度以及钢管的自重慢慢下落,往往会造成一次有多根钢管上料,造成多根钢管堆挤在一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具体的,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架、推动装置A、连杆、档杆、固定架、推动装置B和V型辊道,所述的推动装置A安装在上料机架的内部,且以物料滚动方向为中线呈对称布置,所述的推动装置A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前端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伸缩杆形成一个向上的夹角,挡板的两端固定有相对称的连杆,连杆前端铰接有档杆,所述的固定架位于上料机架和连杆之间,固定架的顶部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板设置有供档杆穿过的孔;
所述的推动装置B安装在上料机架的一侧,推动装置B的推动方向与物料滚动方向垂直,其包括驱动机构、驱动座板和升降动力装置,驱动装置固定在驱动座板上,驱动座板底部设置有升降动力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设置有推杆,推杆上设置有外螺纹,且所述推杆安装有与之相适配带有内螺纹的套筒;所述的V型辊道设置在上料机架的另一侧,且V型辊道物料移动方向与推动装置B的推动方向一致。
所述的上料机架与水平面成一定的角度。
所述的推动装置A使是气压缸或液压缸。
所述档杆前端设置有斜角。
所述的推动装置B与V型辊道处在同一高度。
所述的升降动力装置是气压缸或液压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了存在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自动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推动装置B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料机架、2-推动装置A、3-连杆、4-档杆、5-固定架、6-推动装置B、7-V型辊道、8-挡板、9-导向板、10-驱动机构、11-驱动座板12、升降动力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架1、推动装置A2、连杆3、档杆4、固定架5、推动装置B6和V型辊道7,所述的推动装置A2安装在上料机架1的内部,且以物料滚动方向为中线呈对称布置,所述的推动装置A2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前端之间设置有挡板8,所述挡板8与伸缩杆形成一个向上的夹角,挡板8的两端固定有相对称的连杆3,连杆3前端铰接有档杆4,所述的固定架5位于上料机架1和连杆3之间,固定架5的顶部设置有导向板9,导向板9设置有供档杆4穿过的孔。
如图2所示,所所述的推动装置B6安装在上料机架1的一侧,推动装置B6的推动方向与物料滚动方向垂直,其包括驱动机构10、驱动座板11和升降动力装置12,驱动装置10固定在驱动座板11上,驱动座板底部设置有升降动力装置12,所述的驱动装置10设置有推杆,推杆上设置有外螺纹,且所述推杆安装有与之相适配带有内螺纹的套筒;所述的V型辊道7设置在上料机架1的另一侧,且V型辊道7物料移动方向与推动装置B6的推动方向一致。
所述的上料机架1与水平面成一定的角度。所述的推动装置A2使是气压缸或液压缸。所述档杆4前端设置有斜角。所述的推动装置B6与V型辊道处在同一高度。所述的升降动力装置12是气压缸或液压缸。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推动装置A2向前推动固定在前端的连杆结构,档杆4向上移动,到一定位置后,棒料向前移动,推动装置A2向后拉动,档杆4向下移动,推动装置A2的反复运动可以不间断的选出单个棒料,然后推动装置B6的推杆推出钢管到V型辊道7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金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金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15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