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轴承渔线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2487.X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4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十朱洋平;武智邦生;新妻翔;生田刚;阿布·苏必亚·宾·阿罕默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野;株式会社岛野马来西亚配件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89/015 | 分类号: | A01K89/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栗涛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渔线轮 | ||
1.一种双轴承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渔线轮主体、卷线筒和防水部件,其中,
所述渔线轮主体具有:第1侧板;和与所述第1侧板在轴向上隔开间隔配置的第2侧板,
所述卷线筒具有:卷线筒主体部,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配置于所述第1侧板与所述第2侧板之间,能够在其外周卷绕渔线;第1凸缘部,其以大于所述卷线筒主体部的直径形成在所述卷线筒主体部的所述第1侧板侧的一端;和第2凸缘部,其以大于所述卷线筒主体部的直径形成在所述卷线筒主体部的所述第2侧板侧的一端,
所述防水部件为环状,被配置于所述渔线轮主体的第1侧板侧,
所述第1凸缘部具有环状的肋,该肋与所述第1凸缘部形成为一体,从所述第1凸缘部的所述第1侧板侧的表面向轴向外方延伸,并且其直径比所述第1凸缘部的最外径部的直径小,
所述防水部件被配置为,与所述第1凸缘部的肋的内周面相向且接近,
所述渔线轮主体还具有凸台部,所述凸台部从所述第1侧板侧朝向所述卷线筒主体部侧突出,并且被配置于所述第1凸缘部的内周部,
所述防水部件被安装于所述凸台部的外周,以抑制浸入所述第1凸缘部的内周部与所述凸台部的外周部之间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水部件为圆板状,具有第1外周部和第2外周部,其中,
所述第1外周部被配置为与所述第1凸缘部的肋的内周面相向且接近,
所述第2外周部,其外径比所述第1外周部的外径小,并且被设置于比所述第1外周部更靠轴向外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水部件由弹性材料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水部件由弹性材料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线筒的第1凸缘部还具有至少1个环状的凸部,所述凸部位于比所述第1凸缘部的肋更靠内周侧,形成为从所述第1凸缘部向轴向外方突出,
所述凸部在轴向的长度比所述第1凸缘部的肋短。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肋的内周面为以随着向轴向外方延伸而所述肋的内周面的外径逐渐变大的方式倾斜的锥面。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肋的外周面为以随着向轴向外方延伸而所述肋的外周面的外径逐渐变小的方式倾斜的锥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野;株式会社岛野马来西亚配件厂有限公司,未经株式会社岛野;株式会社岛野马来西亚配件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248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钓鱼用渔线轮的防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遥控垂钓船的浮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