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3115.9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04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贝;胡韬;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柔电(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17 | 分类号: | H01M50/117;H01M50/129;H01M50/124;H01M10/052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胡建文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包装 锂离子电池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以玻璃为基底,制备玻璃基底复合膜;
S2,将电芯置于两层所述玻璃基底复合膜之间,在所述电芯上设极耳,所述极耳向外延伸至所述玻璃基底复合膜外,向两层所述玻璃基底复合膜之间注入电解液,进行封装;
S3,进行真空抽气抽液后,对抽气抽液处进行封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两层所述玻璃基底复合膜均分为电芯固定部和用于存储反应气体的气袋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制备所述玻璃基底复合膜具体为:玻璃的两面通过粘结剂粘接有保护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远离所述电芯的一面粘接的保护层为PA层,靠近所述电芯的一面粘接的保护层为PP层或PE层时,在所述S2步骤中,采用热封工艺进行封装,具体为:
S20,将两层所述玻璃基底复合膜均做成尺寸大于所述电芯的方形,每一所述玻璃基底复合膜均包括相对的两个第一侧边和相对的两个第二侧边;
S21,两层所述玻璃基底复合膜重叠,且两层所述玻璃基底复合膜的两个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相同;将两层所述玻璃基底复合膜的对应的两个第一侧边热封,将所述电芯置于两层所述玻璃基底复合膜之间并靠近热封处,所述电芯的极耳引出端位于所述玻璃基底复合膜的其中一个第二侧边处;
S22,于所述电芯的所述极耳引出端安设极耳,所述极耳延伸至所述玻璃基底复合膜外,然后将所述极耳与两层所述玻璃基底复合膜的对应的两个第二侧边热封;
S23,将两层所述玻璃基底复合膜的另外的两个第二侧边热封;
S24,于所述玻璃基底复合膜的另外一个所述第一侧边处向两层所述玻璃基底复合膜内注入电解液,后热封注入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热封线将所述玻璃基底复合膜分为电芯固定部和气袋部,采用的真空抽气抽液的方式具体为:采用激光在所述玻璃基底复合膜的所述气袋部上打孔,从该孔处进行抽气抽液处理,完成后,沿所述热封线将两层所述玻璃基底复合膜热封,并采用激光将热封后的所述玻璃基底复合膜的所述气袋部切除。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远离所述电芯的一面粘接的保护层为PA层,靠近所述电芯的一面粘接的保护层为PET层时,在所述S2步骤中,采用胶封工艺进行封装,具体为:
S200,将两层所述玻璃基底复合膜做成尺寸大于所述电芯的方形;
S201,每一所述玻璃基底复合膜均设有第一粘结层,所述玻璃基底复合膜通过所述第一粘结层将每一所述玻璃基底复合膜分为电芯固定部和气袋部,在所述第一粘结层上粘接用于连通所述电芯固定部和所述气袋部的若干中空管;
S202,每一所述玻璃基底复合膜的四边均设有第二粘结层;
S203,将所述电芯置于两层所述玻璃基底复合膜之间,并置于所述电芯固定部处,将两层所述玻璃基底复合膜对齐并通过所述第一粘结层和所述第二粘结层粘接;
S204,向所述气袋部处注入电解液,经真空静置后,电解液通过各所述中空管进入所述电芯固定部,完成后活动封堵各所述中空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真空抽气抽液的方式具体为:沿所述第一粘结层采用激光将两层所述玻璃基底复合膜的所述气袋部切除,打开各所述中空管,从所述中空管处进行真空抽气抽液处理,完成后在各所述中空管外涂密封胶密封。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的厚度大于1.5mm时,热封前,沿所述电芯的四侧面设垫板,各所述垫板均位于两层所述玻璃基底复合膜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为PP板或PE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的厚度在10-150u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柔电(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柔电(武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311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