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飘雨式建筑配电柜防护棚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3513.0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21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5/04 | 分类号: | E04H5/04;E04H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王艺伟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东城区永***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飘雨 建筑 配电柜 防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飘雨式建筑配电柜防护棚,包括第一混凝土基础,所述第一混凝土基础上预埋有若干地脚螺栓,所述地脚螺栓上设有若干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部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过螺母与所述地脚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设有数量为四块的挡板。通过设置接雨槽,接雨槽内装有一定的雨水,雨水的重量压迫第五连杆,使得第二连杆离开支撑柱,卷布杆通过自身的重量下落,打开卷布杆上包裹的防雨布,从而使得整个配电柜被防雨布包围,减少外界的飘雨进入配电柜的机率,增加了配电柜的使用寿命,并且,整个配电柜防护棚通过地脚螺栓和螺母配合固定在第一混凝土基础上,极其的方便拆卸,可以多次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供电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防飘雨式建筑配电柜防护棚。
背景技术
在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用电是不可避免的,为了管理和分配用电,通常会使用配电柜,配电柜通常会设置在建筑物附近。基于建筑工地的各种危险,配电柜本身缺乏一定的防护措施。目前,建筑工地上的配电柜会设置防护棚,对配电柜进行保护,但现有的配电柜防护棚往往为一次性使用,不仅给施工现场带了各种不便,还会对施工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不能重复利用,并且在面对风雨天气的时候,现有的配电柜防护棚不能及时的把侧方向风雨给遮挡,导致配电柜内部被风吹进雨水,严重者导致建筑施工停电,使得配电柜的寿命大大的减少。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防飘雨式建筑配电柜防护棚,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飘雨式建筑配电柜防护棚,包括第一混凝土基础,所述第一混凝土基础上预埋有若干地脚螺栓,所述地脚螺栓上设有若干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部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过螺母与所述地脚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设有数量为四块的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挡条,所述挡条的长度等于所述挡板的长度,所述挡条上设有若干第一伸缩块,所述第一伸缩块内部设有第二伸缩块,所述第一伸缩块与所述第二伸缩块之间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所述第二伸缩块支撑设有接水槽,所述接水槽底端设有若干滚轮槽,所述支撑柱上设有数量为两个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设有第一弹簧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杆上设有第一活动轴,所述第一连杆通过所述第一活动轴活动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上设有第二弹簧连接端,所述第一弹簧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弹簧连接端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一活动轴的一端设有第二活动轴,所述第二连杆通过所述第二活动轴活动设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远离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三活动轴,所述第三连杆通过所述第三活动轴设有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远离所述第三活动轴的一端通过第四活动轴与所述放置板活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中部垂直固定设有第五连杆,所述第五连杆远离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五活动轴,所述第五活动轴上设有滚轮,所述滚轮设置在所述滚轮槽内,所述支撑柱的四周均设有卷布杆,所述卷布杆的两端均固定设有卷绳轴,所述卷布杆上固定设有防雨布,所述防雨布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放置板的下端,所述卷绳轴上设有绳索,所述绳索的另一端同时固定在控制杆上,所述第一混凝土基础上设有第二混凝土基础,所述第二混凝土基础上设有配电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为Z形,所述第二连杆为L形。
进一步的,所述接水槽下端设有出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远离所述接水槽的一端设有螺旋塞。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杆上设有勾环。
进一步的,所述接水槽的底部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远离所述接水槽的底端的一侧固定在所述放置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卷绳轴上套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与所述卷布杆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套上开有绳索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35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