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指尖血湿法检测的方法及其试剂盒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3665.0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68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15/0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伟;赵青朵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指尖 湿法 检测 方法 及其 试剂盒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生化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指尖血湿法检测的方法及其试剂盒与装置。本发明所述检测的方法,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进行指尖血湿法检测,指尖血样本中的红细胞被第一溶液中的红细胞凝集试剂沉积,使血细胞快速凝结,从而达到血清与红细胞分离,避免因血细胞破裂干扰目标分析物。经第一溶液稀释后的指尖血样本与含有血红蛋白的检测试剂的第二溶液进行第二反应,采用比色法检测血红蛋白浓度,计算获得血细胞压积。根据获得的血细胞压积结果计算目标分析物浓度的校正值,避免因血细胞压积不同造成最终测试结果存在偏差的问题,提供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发明所述用于指尖血湿法检测的装置和试剂盒组成简单,广泛适用于各种目标物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化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液检测的方法,尤其是一种用于指尖血湿法检测的方法及其试剂盒与装置。
背景技术
体外诊断,即IVD(In Vitro Diagnosis),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样本(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产品和服务。
体外诊断的检验方法基本可分为湿法与干法,湿法的反应体系是液相,这种方法应用是最广的,如目前的生化仪大部分均采用湿法进行检验。干法的反应体系为固体,如干化学试纸等。目前检验分析中,大部分的分析物为血清中的分析物,因此进行检测前需要进行血细胞与血清的分离。现在临床上,会采集静脉血液后离心,取上清液进行测试。在干法的检测中,可使用血清进行检测,也可使用全血检测,当使用全血时,试纸条上会有过滤层,去掉血细胞。而湿法检测的指标在血清中时,基本不能直接测量全血,都需要进行血细胞血清分离,但这需要的样本量大,基本需要2ml以上,患者不易接受,而且需要离心机等设备。而指尖血采血量少,患者更易接受。但指尖血为全血,且样本量过小很难分离。而且指尖血直接利用湿法检测,会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反应过程中,血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等成分干扰测试;二是不同人的血液,其血细胞压积不同,同样体积的全血,不同血压积下,其血清量不同,最终测试结果会出现较大偏差。因此,目前的湿法检测中几乎不能使用指尖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指尖血湿法检测的方法,避免血红蛋白等成分干扰测试以及血细胞压积不同造成的结果偏差,从而使得指尖血可以用于湿法检测。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指尖血湿法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指尖血与第一溶液混合后得第一混合液,立即取第一混合液与第二溶液混合进行第二反应,采用比色法检测血红蛋白浓度,计算血细胞压积,剩余的第一混合液进行第一反应;
B、取第一反应液与第三溶液混合进行第三反应,采用比色法获得目标分析物浓度的检测值,根据血细胞压积计算目标分析物浓度的校正值;
其中,所述第一溶液含有红细胞的凝集试剂;所述第二溶液含有血红蛋白的检测试剂;所述第三溶液含有目标分析物的检测试剂。
本发明所述用于指尖血湿法检测的方法步骤A取指尖血与第一溶液混合形成第一混合溶液,其中的第一溶液含有红细胞的凝集试剂,指尖血样本与其进行反应(第一反应)后,指尖血样本中的红细胞被第一溶液中的红细胞凝集试剂沉积,使血细胞快速凝结,从而达到血清与红细胞分离,避免因血细胞破裂干扰目标分析物。在指尖血与第一溶液混合后,即第一反应前,立即取第一混合液,指尖血样本与第一溶液混合时间较短,仅是被第一溶液稀释,此时取部分第一混合液与第二溶液混合,所述第二溶液含有血红蛋白的检测试剂,稀释后的指尖血样本与含有血红蛋白的检测试剂的第二溶液进行第二反应,采用比色法检测血红蛋白浓度,计算血细胞压积。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溶液中的红细胞的凝集试剂优选为含植物凝集素或抗红细胞抗体的溶液。
进一步的,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溶液为含抗红细胞抗体的生理盐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36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