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和型过敏治疗用药膏配方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043684.3 申请日: 2017-10-31
公开(公告)号: CN107823367A 公开(公告)日: 2018-03-23
发明(设计)人: 喻真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老同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889 分类号: A61K36/889;A61K36/896;A61K9/06;A61P17/02;A61P17/04;A61P29/00;A61P37/08;A61K31/37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30000 安徽***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温和 过敏 治疗 用药 配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膏药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温和型过敏治疗用药膏配方。

背景技术

中药外用的一种,古称薄贴,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成胶状物质,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以较长时间地贴在患处,主要用来治疗疮疖、消肿痛等。早在久远的年代,我国医学家就有言曰:“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

膏药经皮肤发挥作用贴膏药疗法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它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药的功效、主治与归经的原则,充分调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由于膏药直接敷贴于体表,而制作膏剂的药物大多气味较浓,再加入辛香走窜极强的引经药物,通过渗透入皮肤,内传经络、脏腑,起到调气血、通经络、散寒湿,消肿痛等作用。

据现代药理研究,黑膏药在吸收、疗效方面优于橡胶膏。但由于黑膏药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没有统一标准,不易进行质量控制,导致黑膏药的质量参差齐。因黑膏药的制作费时费力,中医医院多开展中药外敷,即用中草药粉碎后调入蜂蜜、凡士林等基质呈软膏状外敷后以棉纸、绷带固定,每24小时换药次,使用成本较高。黑膏药每贴可使用3—15天,揭下后可再次贴敷,不影响疗效,因此费用较低。

中医外科膏药是运用中药归经原则,运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大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由于膏药用于肌表薄贴,所以膏药中取气味具厚的药物,并加以引药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因此可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功效。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同时药物在患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此外,因膏药中有些刺激性强的药物,强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可以调节肌体功能促进抗体形成,提高人体免疫力。药物穿通皮肤及黏膜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也可产生全身性药物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温和型过敏治疗用药膏配方,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活血消炎、消肿止痛、止痒;主要适用于跌打损伤初期,红肿热痛,皮肤过敏,各种痈疮、疖肿、疔毒的治疗。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温和型过敏治疗用药膏配方,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麻黄7~15份,儿茶7~15份,柴胡3~8份,血竭10~15份,大黄25~35份,维生素C 15~22份,甘草6~10份,凡士林膏250~500份。

进一步,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麻黄10份,儿茶 10份,柴胡5份,血竭 12份,大黄 30份,维生素C19份,甘草8份,凡士林膏300份。

进一步,所述的温和型过敏治疗用药膏配方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药面制备:将麻黄、儿茶、柴胡、血竭、大黄 、维生素C、甘草利用研磨设备研磨成粉末状,混合成均匀的药面备用;

步骤二,膏药制备:将凡士林膏化开后,然后将药面倒入其中,搅拌均匀即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一种温和型过敏治疗用药膏配方,具有活血消炎、消肿止痛、止痒;主要适用于跌打损伤初期,红肿热痛,皮肤过敏,各种痈疮、疖肿、疔毒的治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不仅限于这些实例,在为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所为任何改进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温和型过敏治疗用药膏配方,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麻黄7~15份,儿茶7~15份,柴胡3~8份,血竭10~15份,大黄25~35份,维生素C 15~22份,甘草6~10份,凡士林膏250~500份。

实施例2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温和型过敏治疗用药膏配方,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麻黄10份,儿茶 10份,柴胡5份,血竭 12份,大黄 30份,维生素C19份,甘草8份,凡士林膏300份。

实施例3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温和型过敏治疗用药膏配方,所述的温和型过敏治疗用药膏配方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药面制备:将麻黄、儿茶、柴胡、血竭、大黄 、维生素C、甘草利用研磨设备研磨成粉末状,混合成均匀的药面备用;

步骤二,膏药制备:将凡士林膏化开后,然后将药面倒入其中,搅拌均匀即可。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老同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老同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36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