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重金属铬污染修复材料及制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44026.6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2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姜永海;席北斗;马志飞;杨昱;廉新颖;杨鹊平;彭星;徐祥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B09C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和长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64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10001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重金属 污染 修复 材料 制法 应用 | ||
1.一种土壤重金属铬污染修复材料,其组成和重量百分比如下:10%-30%稳定固化粘合剂、30%-50%复合式吸附剂、余量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重金属铬污染修复材料,其中,土壤重金属铬污染修复材料的粒径为0.3mm-1mm,孔隙度为30%-3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重金属铬污染修复材料,其中,稳定固化粘合剂为质量比1:0.1-0.3:0.6-1.2的水泥、细沙和海藻酸钠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重金属铬污染修复材料,其中,复合式吸附剂为质量比0.8-1:1-1.4:0.5-0.7:0.8-1的四氧化三铁、凹凸棒土、海泡石和磷酸铁的混合物;其中:
四氧化三铁颗粒的粒径为0.05mm-0.5mm,凹凸棒土比重为2.05-2.32,凹凸棒土的粒径为0.1mm-0.5mm。
5.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土壤重金属铬污染修复材料的方法:
1)水泥、细沙、海藻酸钠按质量比1:0.1-0.3:0.6-1.2在干燥环境下混匀,制成稳定固化粘合剂;
2)四氧化三铁、凹凸棒土、海泡石、磷酸铁按质量比0.8-1:1-1.4:0.5-0.7:0.8-1进行研磨,制成复合式吸附剂;
3)按10%-30%稳定固化粘合剂、30%-40%复合式吸附剂、余量为水进行造粒,自然晾干,即得到土壤重金属铬污染修复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2的复合式吸附剂是在行星式球磨机中研磨,球磨机转速为400r·min-1,每隔60min正反交替运行,球磨时间15-20h。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3的造粒是通过造粒机进行造粒。
8.权利要求1所述土壤重金属铬污染修复材料从土壤中去除重金属铬的方法:
将重污染铬场地的土壤挖出并与土壤重金属铬污染修复材料混合均匀,在复合式吸附剂的吸附下将土壤颗粒的Cr脱附去除,搅拌混合的土壤置于倾斜的磁吸附板上,将土壤重金属铬污染修复材料吸附在磁吸附板上回收;或
将土壤重金属铬污染修复材料投加进低污染的农田中,漫灌蓄水,并采用翻耕机进行不断翻耕,最后在翻耕机上安装磁吸附板吸附土壤中的材料,实现重金属的去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402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