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骑行运动的体能监测方法、监测终端、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5050.1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85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嵩;陈越猛;周荣锋;邹琪;王云;邓光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翰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71/06 | 分类号: | A63B71/06;A63B69/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徐秋平 |
地址: | 202150 上海市崇明区陈家镇瀛***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行运 体能 监测 方法 终端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基于骑行运动的体能监测方法、体能监测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采集监测对象的骑行数据;计算所述骑行数据以生成相应的实时信息;所述实时信息包括实时体能值;将所述实时体能值与所述监测对象的初始体能值做比较,以判断所述实时体能值是否达到极限阈值;其中,所述初始体能值是根据预设规则得到的;若所述实时体能值达到极限阈值,则发出指示以提醒所述监测对象。本发明帮助用户提升运动质量、骑行成绩,且通过设定极限阈值帮助用户避免出现骑行过度而导致身体受伤的情况,从而保证了用户的骑行安全与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采集及监测管理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骑行运动的体能监测方法、监测终端、及存储介。
背景技术
现今,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运动变得越来越普及,尤其是骑行运动。
但是,用户的骑行运动往往是缺乏数据反馈的,系统性不强;容易导致运动不足,或者运动过量造成身体伤害。
所以,用户亟需能够反馈数据,能够及时提醒用户运动过量的体能测量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骑行运动的体能监测方法、一种体能监测终端、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数据反馈不足,容易导致运动不足或者运动过量造成身体伤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骑行运动的体能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体能监测终端,所述方法包括:采集监测对象的骑行数据;计算所述骑行数据以生成相应的实时信息;所述实时信息包括实时体能值;将所述实时体能值与所述监测对象的初始体能值做比较,以判断所述实时体能值是否达到极限阈值;其中,所述初始体能值是根据预设规则得到的;若所述实时体能值达到极限阈值,则发出指示以提醒所述监测对象。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以下规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1)根据所述监测对象的预设身体状态信息生成所述初始体能值;所述预设身体状态信息包括身高、体重、年龄、及性别;2)根据所述监测对象完成预设距离的骑行测试结果生成所述初始体能值;3)根据上一次骑行运动的结果信息修正所述初始体能值。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实时信息还包括:所述实时体能值对应的最远骑行距离、骑行中止后再次出发时的体能值、以及所述实时体能值对应的体能恢复时间。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实时体能值包括耐力体能值;所述耐力体能值是根据耐力体能算法生成的。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耐力体能算法包括:根据所述监测对象的年龄,计算耐力心率区间起点Z1;其中,男性耐力心率区间起点Z1(男)=0.55*(220–年龄),女性耐力心率区间起点Z1(女)=0.55*(225–年龄);根据所述耐力心率区间起点Z1、及所述骑行数据生成所述监测对象每分钟的耐力消耗值A1;所述骑行数据包括心率R(次/分钟)、踏车频率F(圈/分钟)、每分钟海拔上升比例H、环境温度T(℃)、及环境湿度W;所述监测对象每分钟的耐力消耗值A1由下式计算得到:A1=(R-Z1)*(F-30)*(1+H)*(1+(T-20)/10))*(1+(W-25)/10));根据所述监测对象每分钟的耐力消耗值A1生成所述耐力体能值。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以下任意一种情况下,所述监测对象每分钟的耐力消耗值A1的值为0:1)所述心率R小于预设最低心率;2)所述踏车频率F小于预设最低踏车频率。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实时体能值包括爆发力体能值;所述爆发力体能值是根据爆发力体能算法生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翰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翰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50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