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亮度调节方法及相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5469.7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44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谭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08 | 分类号: | G09G3/3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发光 显示 面板 亮度 调节 方法 相关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亮度调节方法及相关装置,该亮度调节方法通过确定当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透明显示区域单位面积的第一亮度,以及非透明显示区域单位面积的第二亮度;并可根据当前显示的第一亮度和第二亮度来调节透明显示区域中像素包含的第一发光器件的亮度,和/或非透明显示区域中像素包含的第二发光器件的亮度,以使调节后的透明显示区域单位面积的亮度与非透明显示区域单位面积的亮度相同,从而有效提高了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整体亮度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亮度调节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品质的显示面板已成为众多电子消费产品的重要特征。与液晶显示面板相比,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具有自发光、能耗低、生产成本低、视角宽、对比度高、响应速度快、色彩展示更为逼真、更易于实现轻薄化和柔性化等优点。目前,在手机、数码相机、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等显示领域,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已经开始取代传统的液晶显示面板,有望成为下一代显示面板的主流选择。
随着手机等显示电子产品的发展,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屏占比的提升成为一种产品趋势,而前置摄像头等手机必备的功能性元件必定成为制约屏占比提升的一大因素。针对这个问题,如图1所示,有人提出了屏下摄像头的方案,即采用降低局部像素密度以增加屏幕透光率的方式,将摄像头移至屏幕下方。相较于正常的非透明显示区域,摄像头对应显示区域的像素密度较低,从而可以提高摄像头对应显示区域的透光率实现局部透明显示。然而,较低的像素密度势必会导致局部透明显示区域TA的亮度比周围非透明显示区域AA的亮度明显下降,造成整个屏幕显示区域的亮度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亮度调节方法及相关装置,用以提高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整体亮度均匀性。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亮度调节方法,包括:
确定当前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透明显示区域单位面积的第一亮度,以及非透明显示区域单位面积的第二亮度;
根据当前显示的所述第一亮度和所述第二亮度,调节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中像素包含的第一发光器件的亮度,和/或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中像素包含的第二发光器件的亮度,以使调节后的所述透明显示区域单位面积的亮度与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单位面积的亮度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亮度调节方法中,所述根据当前显示的所述第一亮度和所述第二亮度,调节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中像素包含的第一发光器件的亮度,和/或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中像素包含的第二发光器件的亮度,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工作电流与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工作电流相同,并调节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发光时长和/或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发光时长,至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发光时长与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发光时长之比等于当前显示的所述第二亮度与所述第一亮度之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亮度调节方法中,所述调节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发光时长和/或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发光时长,至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发光时长与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发光时长之比等于当前显示的所述第二亮度与所述第一亮度之比,具体包括:
根据驱动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发光的第一像素电路,以及所述第一像素电路的工作时序图,确定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发光时长的第一信号;并根据驱动所述第二发光器件发光的第二像素电路,以及所述第二像素电路的工作时序图,确定控制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发光时长的第二信号;
通过确定出的所述第一信号调节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发光时长,和/或通过确定出的所述第二信号调节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发光时长,至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发光时长与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发光时长之比等于当前显示的所述第二亮度与所述第一亮度之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54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