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硬件设备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47004.5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4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林皓;张雪;顾德仲;毕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神州信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73 | 分类号: | G06F21/73;G06F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12 | 代理人: | 张亦华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硬件 设备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硬件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数据信息越来越重要,而数据信息的安全则更加重要。对硬件设备的控制能从根源上拦截了数据信息的泄露,比如禁止USB接口,软盘驱动器,光驱等的使用,在计算机安全领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对于硬件设备的禁用,需要硬件设备自身提供相应的禁用接口,而对于某些硬件设备,例如:xp64位操作系统上软盘驱动器,串口等,没有提供禁用接口,则无法对这些硬件设备进行禁用,从而导致数据信息通过这些无法禁用的硬件设备将信息导出或者导入操作系统,因此造成数据信息泄露。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硬件设备的方法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硬件设备控制无法控制所有硬件弊端,不受硬件设备的局限,对所有的硬件设备都可以控制,从而有效地能够避免数据信息的泄露。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硬件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S1:获取每一个硬件设备的硬件状态和硬件标识;
S2:根据硬件标识依次将每一个硬件设备的属性转换为可变;
S3:按照预设的调整标准,分别将每一个硬件设备的硬件状态调整为预设状态。
优选地,步骤S3的具体过程包括:针对于每一个硬件设备,将硬件状态调整为禁用。
优选地,在步骤S3之后,针对每一个硬件设备,还包括:
S4:判断硬件状态是否被调整为预设状态,若是,则结束当前流程;否则,执行步骤S5;
S5:对该硬件设备进行卸载。
优选地,针对于每一个硬件设备,
步骤S4的具体过程包括:判断硬件状态是否被调整为禁用,若是,则结束当前流程;否则,执行步骤S5。
优选地,硬件标识为硬件设备的硬件ID。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硬件设备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转换单元和调整单元,其中,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每一个硬件设备的硬件状态和硬件标识;
转换单元,用于根据硬件标识依次将每一个硬件设备的属性转换为可变;
调整单元,用于按照预设的调整标准,分别将每一个硬件设备的硬件状态调整为预设状态。
优选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针对于每一个硬件设备,将硬件状态调整为禁用。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判断单元和卸载单元,其中,
判断单元,用于针对每一个硬件设备,判断硬件状态是否被调整为预设状态,若是,则不做处理;否则,触发卸载单元;
卸载单元,用于对该硬件设备进行卸载。
优选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针对每一个硬件设备,判断硬件状态是否被调整为禁用,若是,则不做处理;否则,触发卸载单元。
优选地,硬件标识为硬件设备的硬件ID。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不依赖硬件设备提供接口的方法来对硬件进行控制,不受硬件设备自身的局限,对所有的硬件设备都可以控制,解决了传统的硬件设备控制无法控制所有硬件的问题,更大程度的保证了数据信息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硬件设备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硬件设备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硬件设备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硬件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每一个硬件设备的硬件状态和硬件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神州信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神州信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70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线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即时通讯软件信息存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