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苯硫醚改性尼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47009.8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2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桂生;吴安琪;范继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K13/06;C08K9/04;C08K7/14;C08K3/34;C08K3/04;C08K7/00;C08K5/098;C08K3/36;C08K5/349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赵瑜;金凯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苯硫醚 改性尼龙组合物 玻璃纤维 改性玻璃纤维 气味吸附母粒 浸渍处理 尼龙 制备 高分子技术 力学性能 重量份数 氮化硅 低气味 分散性 分散液 抗氧剂 耐磨剂 润滑剂 添加量 耐磨 散发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苯硫醚改性尼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聚苯硫醚改性尼龙组合物,由以下组分按其重量份数组成:尼龙66 54‑90份,聚苯硫醚改性玻璃纤维5‑45份,气味吸附母粒1‑5份,氮化硅0.1‑0.2份,润滑剂0.2‑1.0份,抗氧剂0.1‑1份,所述聚苯硫醚改性玻璃纤维是经聚苯硫醚分散液浸渍处理后的玻璃纤维;本发明采用了浸渍处理的玻璃纤维,明显改善玻璃纤维在尼龙66基体的分散性,同时配合采用特种的气味吸附母粒,具有低气味、低散发、耐磨剂添加量少,耐磨突出,力学性能显著改善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苯硫醚改性尼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尼龙66的外观为乳白色至淡黄色,特点是韧性,抗震,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耐热性,抗冲强度较好,熔点较高,成型加工性能好,广泛用于制造机械、汽车、化学与电气装置的零件,如齿轮、滚子、滑轮、辊轴、泵体中叶轮、风扇叶片、高压密封围、阀座、垫片、衬套、各种把手、支撑架、电线包内层等。
尼龙66虽然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但在一些对气味、耐磨性能要求较高的领域,尼龙66的应用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需要进一步降低其气味、摩擦系数和磨损率,这就需要通过尼龙66的改性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苯硫醚改性尼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使得尼龙66保持优秀的力学性能,提高耐磨性的同时,具有低气味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苯硫醚改性尼龙组合物,由以下组分按其重量份数组成:
所述聚苯硫醚改性玻璃纤维是经聚苯硫醚分散液浸渍处理后的玻璃纤维,所述气味吸附母粒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尼龙66 100份、疏水性硅藻土5份、疏水性活性炭5份、针状沸石分子筛5份、蓖麻油酸锌5份、纳米二氧化硅5份、硬脂酸钙1份、三聚氰胺5份。
进一步,所述润滑剂为硅酮粉、白油、硅油、石蜡、硬脂酸、硬脂酸锌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进一步,所述的抗氧剂为抗氧剂1098(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抗氧剂168(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的混合物。
进一步,所述聚苯硫醚分散液是平均粒径为0.1-0.2μm的聚苯硫醚树脂悬浮在液态水中形成的胶体溶液,所述胶体溶液的粘度为0.05Pa·s、浓度为60wt%。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聚苯硫醚改性尼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玻璃纤维清洗烘干后浸渍在聚苯硫醚分散液中,然后取出烘干并在300℃烘焙、烧结得聚苯硫醚改性玻璃纤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引起玻璃纤维性能下降严重,纤维表面的聚苯硫醚部分发黄、降解,烧结不充分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300℃为最佳温度)
2)取尼龙66 100份、疏水性硅藻土5份、疏水性活性炭5份、针状沸石分子筛5份、蓖麻油酸锌5份、纳米二氧化硅5份、硬脂酸钙1份、三聚氰胺5份,混合均匀,然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得气味吸附母粒;
3)按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将尼龙66、气味吸附母粒、氮化硅、润滑剂和抗氧剂倒入高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再将聚苯硫醚改性玻璃纤维从挤出机的玻纤口加入,经熔融挤出后造粒,制得聚苯硫醚改性尼龙组合物。
进一步,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一区温度为190-225℃、二区温度为275-285℃、三区温度为275-290℃、四区温度为285-290℃、五区温度为285-300℃、六区温度为285-300℃;双螺杆挤出机的主机转速为250-500rpm。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70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