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防治小麦蚜虫的微生物复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047224.8 申请日: 2017-10-31
公开(公告)号: CN107624798A 公开(公告)日: 2018-01-26
发明(设计)人: 杨宇衡;余洋;毕朝位 申请(专利权)人: 西南大学
主分类号: A01N63/04 分类号: A01N63/04;A01N43/707;A01N51/00;A01N53/08;A01N25/28;A01N25/10;A01N25/22;A01P7/04
代理公司: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代理人: 李欧
地址: 400715***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防治 小麦 蚜虫 微生物 配制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防治小麦蚜虫的微生物复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生产的粮食作物有稻谷、小麦和玉米等,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是单子叶植物,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麦的颖果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或生物质燃料。

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世界已知约4700余种,中国分布约1100种,其中大约有250种是对于农林业和园艺业危害严重的害虫。我国常见的麦蚜有麦长管蚜、麦二叉蚜和黍镒管蚜,这三种蚜虫常混合发生,以麦长管蚜与麦二叉蚜为主。麦蚜主要以成、若蚜吸食叶片、茎秆、嫩头和嫩穗汁液为害小麦,同时可传播小麦病毒病,其中以传播小麦黄矮病危害最大。麦二叉蚜在作物苗期为害,被害部形成枯斑,其它蚜虫无此症状,麦长管蚜多在植物上部叶片正面为害,抽穗灌浆后,迅速增殖,集中穗部为害。蚜虫是同翅目中较大的一个类群,它不仅吸食植物汁液,引起植物营养恶化,而且还是许多植物病毒的传毒媒介,是威胁全球农作物生产的重要害虫之一。我国麦区普遍发生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可造成直接损失5%~10%。由蚜虫传毒损失一般在10%~30%。由于长期使用化学杀虫剂,破坏了蚜虫与天地的消长关系,并且使蚜虫的抗药性产生和增强,结果造成越用药越泛滥,越泛滥越用药的恶性循环局面,作物生产环境日益恶化。因此,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研制生物杀虫剂,控制蚜虫的发生与危害,意义重大。

球孢白僵菌是当前世界上研究和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虫生真菌,在昆虫的僵病中由白僵菌引起的约占21%,寄主约10余目700余种昆虫和螨类。同时,球孢白僵菌对温血动物和植物无害、易培养,其致病性足以使害虫数量减少到允许水平之下。具有对人、畜及生态环境影响小、容易培养、防治害虫效果好、保护害虫天敌、害虫不易产生抗性、适应性强等特点,已被用于防治多种农林害虫。但在实践应用中,无论是直接使用原菌粉、孢子粉或者使用白僵菌剂型,对外界环境,如温度、湿度、干旱、光照等,都较敏感,容易失去活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防治小麦蚜虫的微生物复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制备出的微生物复配制剂不容易失活,对小麦蚜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起效快,药效持久,且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应用于小麦蚜虫防治中能够避免化学药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用于防治小麦蚜虫的微生物复配制剂,所述微生物复配制剂是具有两层囊壁的微胶囊粉,所述微胶囊粉以球孢白僵菌复配药为囊芯,以壳聚糖/木质素磺酸钠为内囊壁,β-环糊精为外囊壁。

进一步,所述微胶囊粉的粒径为50~500μm,所述外囊壁为多孔结构。

进一步,所述球孢白僵菌复配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球孢白僵菌200~260份、5wt%吡蚜酮0~10份、30wt%噻虫嗪0~2份、10wt%高效氯氟氰菊酯0~8份、10wt%吡虫啉0~10份。

进一步,所述球孢白僵菌复配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球孢白僵菌250份、5wt%吡蚜酮5份。

进一步,所述球孢白僵菌的孢子含孢量为1.5×1010个/克。

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用于防治小麦蚜虫的微生物复配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球孢白僵菌复配药的制备,取球孢白僵菌200~260份加入双蒸水中配成菌液,向菌液中加入5wt%吡蚜酮0~10份、30wt%噻虫嗪0~2份、10wt%高效氯氟氰菊酯0~8份、10wt%吡虫啉0~10份,搅拌得到白僵菌复配药液,保存于5~10℃的环境中,备用;

微胶囊粉的制备,取壳聚糖加入1.5wt%的醋酸溶液中超声波至完全溶解,配制成8g/L的壳聚糖溶液,向白僵菌复配药液中加入乳化剂和抗冻剂进行乳化,再加入壳聚糖溶液搅拌混匀,升温至40~48℃,缓慢滴入木质素磺酸钠溶液,搅拌15~25min,加入戊二醇交联固化,抽滤,洗涤,红外干燥得到单壁微胶囊粉;取β-环糊精加入双蒸水中超声波溶解得到β-环糊精溶液,向β-环糊精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钠至完全溶解得到外囊壁溶液,将单壁微胶囊粉缓慢加入外囊壁溶液中,继续搅拌0.5h得到的混合液,转入喷雾干燥机中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微胶囊粉,即微生物复配制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72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