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往复流型河流悬浮颗粒物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7631.9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8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孔明;张毅敏;高月香;汪龙眠;杨飞;晁建颖;彭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E02B15/10;B01D2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4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往复 河流 悬浮 颗粒 收集 装置 | ||
1.一种往复流型河流悬浮颗粒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向式收集装置和固定支架,所述双向式收集装置包括第一单向收集器和第二单向收集器且第一单向收集器和第二单向收集器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单向收集器和第二单向收集器均包括进水管、沉降柱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安装在所述沉降柱的两端,所述沉降柱内的顶壁上沿长度方向固定有多个阻流挡板,所述固定支架位于所述第一单向收集器和第二单向收集器之间,第一单向收集器和第二单向收集器通过组合固定环均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所述组合固定环包括前固定环、中固定环和后固定环,所述中固定环分别与前固定环和后固定环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前固定环套设在第一单向收集器上,所述后固定环套设在第二单向收集器上,所述中固定环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所述第一单向收集器的沉降柱的左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进水端螺旋盖且该第一进水端螺旋盖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第一单向收集器的沉降柱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第一出水端螺旋盖且该第一出水端螺旋盖连接有出水管;
所述第二单向收集器的沉降柱的左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出水端螺旋盖且该第二出水端螺旋盖连接有出水管,所述第二单向收集器的沉降柱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进水端螺旋盖且该第二进水端螺旋盖连接有进水管;
所述第一进水端螺旋盖和第二进水端螺旋盖的中部均设有进水通孔且该进水通孔与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端螺旋盖和第二出水端螺旋盖的中部均设有出水通孔且该出水通孔与出水管连通;
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不锈钢支架和三脚底座,所述不锈钢支架的底端与三脚底座连接,所述固定支架为2个且2个固定支架均设置在第一单向收集器和第二单向收集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流型河流悬浮颗粒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环和后固定环均包括第一弧形夹板、第二弧形夹板和第三弧形夹板且第一弧形夹板、第二弧形夹板和第三弧形夹板能组合成圆形,所述第一弧形夹板的一端与第三弧形夹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弧形夹板的另一端与第二弧形夹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弧形夹板和第二弧形夹板的另一端均设有夹板耳,所述第一弧形夹板的夹板耳和第二弧形夹板的夹板耳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流型河流悬浮颗粒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固定环呈圆环形,所述中固定环上螺纹连接有多个锁紧螺栓,所述中固定环套设在固定支架上并通过锁紧螺栓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流型河流悬浮颗粒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支架的长度为1.5 m ~1.8m,所述三脚底座中每个脚的长度为10 cm ~2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流型河流悬浮颗粒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柱为圆柱形PVC管,所述沉降柱的长度为40 cm ~60cm,所述沉降柱的直径为90 mm ~110mm,所述阻流挡板为半圆形PVC挡板,相邻的两个所述阻流挡板的间距为3 cm ~5cm,所述阻流挡板的高度为2 cm ~3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流型河流悬浮颗粒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的直径为8 mm ~10mm,所述进水管的长度为5 mm ~10cm,所述出水管为L型,所述出水管的端部的管口垂直朝下,所述出水管在水平方向的长度为3 cm ~5cm,所述出水管在垂直方向的长度为2 cm ~3cm,所述出水管的直径为8 mm ~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763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蓝藻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夯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