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49167.7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5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吴锋辉;熊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15 | 代理人: | 林祥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用户对于电子设备的屏占比要求越来越高,使得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头成为影响电子设备屏占比的重要因素。前置摄像头通常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屏幕上方;而随着屏占比的增大,电子设备屏幕的上方区域越来越小、甚至部分电子设备已经不存在屏幕的“上方区域”,使得相关技术中的前置摄像头方案无法实施,勉强实施将导致对屏幕显示区域的占用,还会破坏屏幕的整体性、影响电子设备的整体美观度。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侧边区域设有开口;
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装配于所述壳体内;
光线传导装置,所述光线传导装置姿态可变地与所述壳体配合组装;当所述光线传导装置切换至第一姿态时,所述光线传导装置可从所述开口移出至所述壳体外部,以将面板侧或背板侧的光线通过所述开口传导至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当所述光线传导装置切换至第二姿态时,所述光线传导装置可从所述开口移入所述壳体内部,以封闭所述开口。
可选的,还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可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相对滑动;
其中,所述光线传导装置装配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光线传导装置可随所述支架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相对滑动,以使所述光线传导装置移出或移入所述壳体。
可选的,所述支架通过滑轨与滑块之间的配合,实现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相对滑动。
可选的,所述壳体的背板区域设有与所述开口连通的缺口;所述支架包括:
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与所述光线传导装置实现装配,且所述支架主体可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相对滑动;
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支架主体相连;
其中,所述盖体可在第一外力作用下带动所述支架主体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相对滑动,以将所述光线传导装置切换至所述第一姿态;所述支架可在第二外力作用下带动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相对滑动,以将所述光线传导装置切换至所述第二姿态,使所述盖体封闭所述缺口。
可选的,所述支架包括:
滑动部,所述滑动部用于带动所述光线传导装置,以使所述光线传导装置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相对滑动;
转动部,所述光线传导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转动部上,所述转动部可与所述滑动部实现相对转动;其中,当所述转动部朝向所述面板侧转动至第一角度时,所述光线传导装置可将所述面板侧的光线传导至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当所述转动部朝向所述背板侧转动至第二角度时,所述光线传导装置可将所述背板侧的光线传导至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
可选的,所述光线传导装置包括镜面;当所述镜面朝向所述面板侧的光线的入射方向、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方向之间时,可将所述面板侧的光线传导至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当所述镜面朝向所述背板侧的光线的入射方向、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方向之间时,可将所述背板侧的光线传导至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
可选的,所述光线传导装置包括直角棱镜;当所述直角棱镜的斜面朝向所述面板侧的光线的入射方向、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方向之间时,可将所述面板侧的光线传导至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当所述直角棱镜的斜面朝向所述背板侧的光线的入射方向、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方向之间时,可将所述背板侧的光线传导至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
可选的,所述直角棱镜包括等腰直角棱镜。
可选的,还包括: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实现下述功能至少之一:驱动所述光线传导装置实现姿态切换、驱动所述光线传导装置改变通过所述开口传导至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的光线来源;其中,所述光线来源包括所述面板侧的光线和所述背板侧的光线。
可选的,还包括: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至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在接收到前置摄像头启用指令时向所述驱动装置发送第一控制命令,以使所述驱动装置将所述光线传导装置驱动至所述第一姿态、并驱动所述光线传导装置采用所述面板侧的光线作为光线来源,在接收到摄像头关闭指令时向所述驱动装置发送第二控制命令,以使所述驱动装置将所述光线传导装置驱动至所述第二姿态。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91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