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冷模块机组动态密码配置方法、系统和风冷模块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9897.7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9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莎;时斌;赵永俊;徐艳丽;徐铭;王春华;孙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56 | 分类号: | F24F11/56;F24F11/89;F24F11/62;G06F21/31;G06F21/45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周容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冷 模块 机组 动态 密码 配置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冷模块机组动态密码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配风冷模块机组控制权限的多个安全等级;根据所述安全等级对应的选定序列在第一控制器中生成多级密码接口;所述第一控制器接收触发信号并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生成序列编码;服务器根据所述序列编码生成至少一个对应某一安全等级的动态密码;所述第一控制器校验所述动态密码和其中任意一级所述密码接口是否匹配,若所述动态密码和其中任意一级所述密码接口匹配,则开放该密码接口对应安全等级的部分或全部控制权限。同时还公开了一种配置系统和风冷模块机组。本发明具有安全性好且稳定性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冷模块机组动态密码配置方法,配置系统和采用该种动态密码配置方法的风冷模块机组。
背景技术
风冷模块机组是以空气为冷热介质,作为冷热源兼用型的一体化中央空调设备。风冷模块机组具有高效、低噪音、结构合理、操作便捷、运行安全、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宾馆、商场、办公楼、展览馆、机场、体育馆等公共场所,并能满足电子、制药、生物、轻纺等行业工艺性对空调系统的不同使用要求。工作在制冷模式时,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高温气体在风侧换热器中冷凝成液体,经节流装置节流降压,进入水侧换热器,吸收热量蒸发后回到压缩机,完成一个制冷循环,同时,从室内来的空调用水经过水侧换热器后被冷却降温。工作在制热模式时,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高温气体在水侧换热器中冷凝成液体,经节流装置节流降压,进入风侧换热器,吸收热量后回到压缩机,完成一个制热循环。同时,从室内来的空调用水经过水侧换热器后被加热升温。
风冷机组模块的选型以及运行参数的设定需要综合考虑计算负荷、进出水温度、环境温度等参数,一般由非常专业的操作人员完成上述工作。但考虑到用户调节设定温度等舒适性需求,通常也设定允许用户对部分参数进行调节。在用户使用的过程中,如果发生了误操作,对部分参数进行了不当修改,则可能导致风冷机组模块的运行受到严重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避免出现误操作风冷机组模块,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冷模块机组动态密码配置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冷模块机组动态密码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分配风冷模块机组控制权限的多个安全等级;
根据所述安全等级对应的选定序列在第一控制器中生成多级密码接口;
所述第一控制器接收触发信号并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生成序列编码;
服务器根据所述序列编码生成至少一个对应某一安全等级的动态密码;
所述第一控制器校验所述动态密码和其中任意一级所述密码接口是否匹配,若所述动态密码和其中任意一级所述密码接口匹配,则开放该密码接口对应安全等级的部分或全部控制权限。
进一步的,每一个所述安全等级均配置有一个固有密码,所述第一控制器校验通过密码接口输入的输入值是否与所述固有密码匹配,若匹配,则开放该密码接口对应安全等级的全部控制权限;若不匹配,则生成触发信号请求;若接收到触发信号,则根据所述序列编码生成动态密码;若所述动态密码和该级密码接口匹配,则开放对应安全等级的固有密码更改权限。
优选的,所述序列编码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的生成时刻生成,生成所述序列编码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第一控制器接收所述触发信号,记录生成触发信号的时刻;
将生成触发信号的时刻按时间位转换为十六进制数;
根据以下公式生成所述序列编码,序列编码 = 秒*A+分*B+小时*C+月*E+日+F,其中A、B、C、D、E、F为随机十六进制数。
优选的,根据所述序列编码生成至少一个对应某一安全等级的动态密码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序列编码转换为二进制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98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压流化生物处理污废水装置
- 下一篇:废碱液的层分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