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验室黑水虻饲养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050251.0 申请日: 2017-10-31
公开(公告)号: CN107853249B 公开(公告)日: 2020-12-08
发明(设计)人: 刘培培;曹凤勤;刘万学;崔志富;张冰;解晓伟;陈怡萌 申请(专利权)人: 海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K67/033 分类号: A01K67/033;B07B1/28;B07B1/42;B07B1/46;G01N33/02
代理公司: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陈欢
地址: 570100 海*** 国省代码: 海南;4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实验室 黑水 饲养 装置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实验室黑水虻饲养装置包括框架、幼虫养殖床、筛分装置、湿度检测装置、搅拌装置和第一螺旋输送装置,所述幼虫养殖床、筛分装置、湿度检测装置、搅拌装置和第一螺旋输送装置固定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幼虫养殖床包括传送带和驱动装置,所述传送带上放有幼虫,所述传送带由驱动装置驱动转动,所述传送带上方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筛分装置和搅拌装置,所述筛分装置用于进料的筛分,筛分后的食料掉入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内设有用于检测食料湿度的湿度检测装置,搅拌后的食料通过第一螺旋输送装置输送至传送带上,所述框架设有腿柱,所述框架通过腿柱交错层叠在一起。便于实验过程中的养殖,以及养殖过程中观察和纪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验昆虫养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验室黑水虻饲养装置。

背景技术

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 L.),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因其繁殖迅速,生物量大,食性广泛、吸收转化率高,容易管理、饲养成本低,动物适口性好等特点,从而进行资源化利用,其幼虫被称为“凤凰虫”,成为与蝇蛆、黄粉虫、大麦虫等齐名的资源昆虫,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原产于美洲,目前为全世界广泛分布(南北纬40度之间)。近些年传入我国,目前已广布于贵州、广西、广东、上海、云南、台湾、湖南、湖北等地。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处理鸡粪、猪粪及餐厨垃圾等废弃物方面。对黑水虻的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因此黑水虻是实验中常养殖的一种昆虫,在实验中黑水虻目前都是直接养殖在箱子中,没有一个便于观察和饲养的养殖装置。

发明内容

鉴以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实验室黑水虻饲养装置,提供便于观察和饲养的养殖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实验室黑水虻饲养装置,包括框架、幼虫养殖床、筛分装置、湿度检测装置、搅拌装置和第一螺旋输送装置,所述幼虫养殖床、筛分装置、湿度检测装置、搅拌装置和第一螺旋输送装置固定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幼虫养殖床包括传送带和驱动装置,所述传送带上放有幼虫,所述传送带由驱动装置驱动转动,所述传送带上方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筛分装置和搅拌装置,所述筛分装置用于进料的筛分,筛分后的食料掉入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内设有用于检测食料湿度的湿度检测装置,搅拌后的食料通过第一螺旋输送装置输送至传送带上,所述框架设有腿柱,所述框架通过腿柱交错层叠在一起。

进一步的,还包括水箱和干食料箱,所述水箱内设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水管与搅拌装置连接,所述干食料箱通过第二螺旋输送装置与搅拌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旋输送装置包括套筒和绞龙,所述绞龙用于输送食料,所述套筒下方设有多个落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筛分装置包括套环、筛网、弹性杆和筛分机壳,所述筛分机壳内设有环形导轨,所述套环内设有环形凸块,所述环形导轨宽度大于所述凸块宽度2~10mm,所述筛网设于所述套环内,所述套环由第一电机驱动转动,所述套环外设有斜齿,所述弹性杆压紧在所述斜齿上。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斗形壳、转轴、刀片和搅拌叶,所述斗形壳与筛分装置连接用于接住从筛分装置出来的食料,所述斗形壳下方设有食料排出的开口,所述转轴设于所述斗形壳内,所述刀片设于转轴的上方,所述搅拌叶设于所述转轴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湿度检测装置包括置于湿敏传感器、显示器和中央处理器,所述湿敏传感器和所述显示器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活动板,所述幼虫养殖床设于活动板上,所述活动板下方设有输出轴上带有凸轮的凸轮电机,所述凸轮电机驱动所述活动板上下振动,所述传送带设有通孔,所述框架设有支持板,所述所述支持板紧贴着所述传送带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幼虫养殖床还包括养殖架,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养殖架上,所述养殖架设有防止幼虫掉落的侧栏板,所述侧栏板设有所述传送带的两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海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02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