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弧形导轨的电力断路器的灭弧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0541.5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5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凌卫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龙和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34 | 分类号: | H01H9/34 |
代理公司: | 合肥三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0 | 代理人: | 李霞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中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弧形 导轨 电力 断路器 机构 | ||
本发明属于电力断路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弧形导轨的电力断路器的灭弧机构,它包括驱动机构、触发机构、吸热机构,人们使用本发明设计的断路器,当扳动电弧触发扳手向靠近电弧触发块一侧摆动时;电弧触发扳手会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转动会使得电弧触发扳和电弧触发块之间产生电弧;然后通过导热板移动带来的空气流动将电弧传递到导热板上的热量散去。当人们需要将电弧触发扳手和电弧触发块分开时就会扳动电弧触发扳手使得电弧触发扳手带动向远离电弧触发块的一侧摆动;电弧触发扳手会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转动会使得电弧触发扳和电弧触发块之间产生电弧;然后通过导热板移动带来的空气流动将电弧传递到导热板上的热量散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断路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弧形导轨的电力断路器的灭弧机构。
背景技术
电力断路器是一种在电力中起到对电路的短路、过载、漏电起到保护作用的开关,能够在电路短路、过载和漏电发生时起到切断电路的作用,电路在接通或者闭合过程中在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会产生高温高热的电弧,若电弧无法迅速的导出并且熄灭,将会烧蚀两触头之间的接触点,并且对电力断路器的壳体造成较大的破坏,更重要的是电弧会使电路断开延时,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设计更为可靠的灭弧机构是很有必要的。
本发明设计一种基于弧形导轨的电力断路器的灭弧机构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弧形导轨的电力断路器的灭弧机构,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弧形导轨的电力断路器的灭弧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驱动机构、触发机构、吸热机构,其中驱动机构和触发机构分别安装在吸热机构的外侧,且驱动机构、触发机构和吸热机构相互配合。
上述吸热机构包括抽风壳、安装壳、导热板、回位弹簧、第一弧形导向槽、第二弧形导向槽、导热板安装槽、风孔、圆环出风管、弧形导槽、第一梯形导轨、第二梯形导轨、导块,其中安装壳分为半圆端和方形端;安装壳内侧开有导热板安装槽;导热板安装槽的两侧面上对称地开有两个弧形导槽;两个弧形导槽分别与弧形导热安装槽配合;安装壳上半圆端的两侧面上分别开有第一弧形导向槽和第二弧形导向槽;第一弧形导向槽和第二弧形导向槽分别与两个弧形导槽配合;安装壳上方形端的两端面上对称地开有许多均匀分布的风孔;导热板的两侧对称地安装有四个导块,且位于同侧的两个导块相互对称;多个导热板分别通过安装在其上的四个导块与安装壳上两个弧形导槽的配合均匀地安装在安装壳内,且位于安装壳内的导热板在安装壳内上下相互对称;在安装壳内位于同一侧的导热板中相邻的两个导热板之间对称地安装有两个回位弹簧;位于安装壳内的导热板与第一弧形导向槽和第二弧形导向槽配合;第一梯形导轨和第二梯形导轨分别安装在安装壳的两侧面上,且第一弧形导轨与第二弧形导向槽相配合,第二弧形导轨和第一弧形导向槽配合;抽风壳分为半圆端和方形端;抽风壳安装在安装壳外侧面上,且抽风壳上的半圆端与安装壳上的半圆端配合,抽风壳上的方形端与安装壳上的方形端配合;抽风壳的内侧与安装壳上两侧的风孔相通;圆环出风管安装在抽风壳上半圆端的一侧;圆环出风管与抽风壳内侧相通。
上述触发机构包括电弧导向壳、电弧导槽、扳手安装槽、支耳、触发块安装槽、电弧触发扳手、电弧触发块、驱动轴、弧形侧板、弧形底板、顶板、触发安装块、第二齿轮,其中电弧导向壳由两个弧形侧板、弧形底板、顶板和触发安装块组成,两个弧形侧板相互对称;弧形底板安装在两个弧形侧板下侧;顶板安装在两个弧形侧板上侧;触发安装块上开有触发块安装槽;触发安装块安装在两个弧形侧板和弧形底板的顶端;两个弧形侧板、弧形底板和顶板组成了电弧导槽;顶板上开有扳手安装槽;两个支耳对称地安装在顶板的上侧;电弧导向壳安装在安装壳的方形端一侧;驱动轴安装在两个支耳上;电弧触发扳手安装在驱动轴上,且电弧触发扳手位于扳手安装槽内;电弧触发块安装在触发块安装槽内;电弧触发块与电弧触发扳手配合;电弧触发块、电弧触发扳手和电弧导槽配合;第二齿轮安装在驱动轴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龙和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龙和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05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