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步投料凝胶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0811.2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9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生;李克迪;孟佳丽;方勇;何永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科恒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06 | 分类号: | C08F220/06;C08F220/46;C08F220/56;C08F220/14;C08J9/10;C08J9/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黄平英 |
地址: | 312369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步 投料 凝胶 法制 甲基 丙烯 亚胺 泡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一步投料凝胶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后加入凝胶促进剂,分散均匀,然后注入密闭的平面模具中并在38‑50℃水浴中进行聚合反应;(2)反应至呈均匀的凝胶状时降低聚合温度2‑10℃,持续保温排出反应热能;(3)当凝胶全部转化为固体后进行梯度升温至80‑120℃,得到聚(甲基)丙烯酰亚胺预聚板;(4)将聚(甲基)丙烯酰亚胺预聚板在140‑230℃加热发泡,得到所述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密度、热变形温度、拉升强度及压缩强度等性能上都有显著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泡沫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步投料凝胶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通常由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腈/丙烯腈经自由基本体共聚合制得,由于其分子侧链含有酰亚胺、羧基、腈基等强极性、大位阻基团,使其具有比强度高、耐热性好、耐腐蚀等优点,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运动器材、高铁船舶以及医疗器械等领域。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的聚合原理及反应过程如下式所示:
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的高强度、高耐热性能主要由分子侧链的酰亚胺基团提供,可见要提高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的的强度与耐热性能,需要聚合过程中产生尽可能多的羧基(-COOH)与腈基(-CN)临位结构。
由于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腈(MAN)/丙烯腈(AN)的竞聚率差别较大(竞聚率RMAA:RAN=5.58:0.13,RMAA:RMAN=2.23:0.42),在实际的反应过程中,聚合初期产物中MAA含量较高,随着MAA的消耗,聚合后期产物中MAN/AN含量较高。由于(甲基)丙烯酰亚胺聚合物难溶于其单体,聚合过程中聚合物会从聚合体系中析出沉降。微观层面上,聚合物链上以MAA均聚和MAN/AN均聚为主,难以形成有效的临位结构,使聚合物强度和耐热性能降低;宏观层面上,由于沉降的存在,聚合物出现上下不均,难以制备均质的泡沫板。
显然,提高反应过程的均匀性,不但有助于制备均质的泡沫板,也将有利于提高产物的强度和耐热性能。
CN 1215106C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向反应体系中添加高分子量PMMA或PMMI,一方面增加了体系粘度,同时也有助于体系均匀,但由于PMMA或PMMI的分子极性低、添加量大,得到产物的性能受到显著影响。
DE 19606530,CN 103524661A等均采用高分散纳米二氧化硅改性聚合体系,纳米二氧化硅为单一的增稠剂,由于聚合过程中高分子的析出,导致纳米二氧化硅难以在聚合单体中起到足够的增稠作用,其实际效果受主配方体系的影响而难以发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步投料凝胶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制备块状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板状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以及阻燃、导电、吸波等功能性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制备得到的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密度、热变形温度、拉升强度及压缩强度等性能上都有显著提高。本发明采用简洁的工艺方法,制备得到均匀、高性能的聚甲基丙烯酰亚胺类泡沫,为PMI类泡沫的制备开辟了新路线。
一种一步投料凝胶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功能单体、溶解度调节单体、分散助剂、引发剂、交联剂、成核剂、发泡剂、功能性填料和内脱模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凝胶促进剂,分散均匀,然后注入密闭的平面模具中并在38-50℃水浴中进行聚合反应;
(2)反应至呈均匀的凝胶状时降低聚合温度2-10℃,持续保温排出反应热能;
(3)当凝胶全部转化为固体后进行梯度升温至80-120℃,得到聚(甲基)丙烯酰亚胺预聚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科恒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科恒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08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