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弯扭管构件的拼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0829.2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2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星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T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16 | 代理人: | 吴立斐 |
地址: | 2009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扭管 构件 拼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弯扭管构件的拼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空间异形钢结构的大量涌现,大量弯扭构件出现在工程中,其深化设计,加工制作和现场安装均难度较大,精度难以控制。尤其是现场安装时,先进行地面分块拼装,现有技术常采用粗略定位的拼装胎架,然后以三维坐标测量定位对接口和管中位置的方法进行拼装,遇到不规则相贯口或椭圆斜口等特征不明显的部位时,由于加工误差以及现场取点不准确,容易造成拼装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准确、快速的弯扭管构件拼装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弯扭管构件的拼装方法,包括
步骤1、在三维模拟软件中建立弯扭管构件模型;
步骤2、在三维模拟软件中调整弯扭管构件模型位置,使模型的最低点位于水平基准面上;
步骤3、将三维模拟软件切换到俯视图,在模型的中心轴线上选取三个中心轴线点并定义出第一平面;
步骤4、从中心轴线点上引出与中心轴线相垂直的垂线,该垂线需位于第一平面内,所述垂线与弯扭管构件模型的边线相交,将所述交点为切点设置一根立柱模型使该立柱模型与弯扭管构件模型相切;
步骤5、将三维模拟软件切换到侧视图并建立一根牛腿模型,平移牛腿模型并使牛腿模型与弯扭管构件模型底部的边线及立柱模型的边线相切;
步骤6、在三维模拟软件中测量牛腿模型中心线至弯扭管构件模型的端部上皮的距离数据并记录;
步骤7、按三维模拟软件中的立柱模型及牛腿模型制造立柱及牛腿,
步骤8、依靠立柱及牛腿对弯扭管构件进行定位及拼装工作,在拼装时将步骤6所得距离数据作为标准并采用卷尺校核该数据从而定位弯扭管构件的轴线方向,从而将弯扭管构件完全定位。
采用本模拟校核方法对复杂造型的弯扭管构件进行仿真拼装并测量数据,从而提高实际拼装效率,并且精度有保证,容易校核杆件加工误差,为杆件修改提供参考数据;进而提高工程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一种弯扭管构件的拼装方法,包括
如图1:
步骤1、在三维模拟软件中建立弯扭管构件模型;
步骤2、在三维模拟软件中调整弯扭管构件模型位置,使模型的最低点位于水平基准面上;
步骤3、将三维模拟软件切换到俯视图,在模型的中心轴线上选取三个中心轴线点并定义出第一平面;
如图2:
步骤4、从中心轴线点上引出与中心轴线相垂直的垂线,该垂线需位于第一平面内,所述垂线与弯扭管构件模型的边线相交,将所述交点为切点设置一根立柱模型使该立柱模型与弯扭管构件模型相切;
如图3:
步骤5、将三维模拟软件切换到侧视图并建立一根牛腿模型,平移牛腿模型并使牛腿模型与弯扭管构件模型底部的边线及立柱模型的边线相切;
如图4:
步骤6、在三维模拟软件中测量牛腿模型中心线至弯扭管构件模型的端部上皮的距离数据并记录;
步骤7、按三维模拟软件中的立柱模型及牛腿模型制造立柱及牛腿,
步骤8、依靠立柱及牛腿对弯扭管构件进行定位及拼装工作,在拼装时将步骤6所得距离数据作为标准并采用卷尺校核该数据从而定位弯扭管构件的轴线方向,从而将弯扭管构件完全定位。
采用本模拟校核方法对复杂造型的弯扭管构件进行仿真拼装并测量数据,从而提高实际拼装效率,并且精度有保证,容易校核杆件加工误差,为杆件修改提供参考数据;进而提高工程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08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