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装生物微组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0929.5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83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谭志凯;黄瑞英;谭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40 | 分类号: | A61L27/40;A61L27/18;A61L27/34;A61L27/28;A61L27/50;A61L27/52;A61L27/56;A61L27/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2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装 生物 组织 | ||
1.一种组装生物微组织,其特征在于,采用电脑三维建模、3D打印和体外培养的方法,分层制备孔隙率和结构不同,涂覆水凝胶后能供细胞黏附、增殖、迁移的分层支架,然后进行活体细胞的体外培养和组织功能化;其中,所述的分层支架包括三层膜支架结构,分别为底层膜支架、中层膜支架和上层膜支架;所述中层膜支架为单向有序排列的结构,用于诱导细胞的有序生长;上层膜支架为无序致密的膜结构,用于使细胞粘附生成天然细胞片层,保护整个微组织;所述组装生物微组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S1:底层膜支架采用聚己内酯为基材,将聚己内酯以7%的浓度溶于体积比为4:1的二甲基甲酰胺和四氢呋喃混合溶液中,充分搅拌6h,通过电脑编程,利用3D打印手段,将聚己内酯溶液有序打印成丝,丝直径范围在10-100μm之间,并控制支架的内部孔径在1-10μm之间;
S2:中层膜支架采用分子量为30万的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为基材,将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以10%的浓度溶于二甲基甲酰胺单一溶液中,充分搅拌6h;然后通过电脑编程将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进行三维打印成型,控制支架单向有序排列,丝直径范围在10μm-100μm之间;
S3:上层膜支架采用分子量为10万的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为基材,将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以10%的浓度溶于二甲基甲酰胺单一溶液中,充分搅拌6h;使用静电纺丝技术将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进行纺丝成型,丝直径范围在10nm-100μm之间;
S4:根据不同组织的需求,分别将特定的种子细胞接种到相关膜支架上,同时在膜支架上涂覆一层透明质酸水凝胶;
S5:将上述不同结构的支架分别进行细胞培养,待种子细胞持续增殖布满膜支架后,将三层膜支架按顺序进行组装,并在整体三层膜支架外层涂覆一层由纤维蛋白原、甘油、透明质酸和明胶组成的水凝胶,从而形成不同的组装生物微组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092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