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头孢菌素C酰化酶突变体及其在7-氨基头孢烷酸生产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1787.4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0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丁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朗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9/84 | 分类号: | C12N9/84;C12N15/55;C12Q1/34;C12P35/02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刘松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头孢菌素 酰化酶 突变体 及其 氨基 头孢 生产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头孢菌素C酰化酶突变体及其在7‑氨基头孢烷酸生产中的应用,属于酶制备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引物A获取基因序列、重组表达蛋白、检测酶活和制备7‑氨基头孢烷酸。本发明通过定向进化得到酶活性增强的头孢菌素C酰化酶突变体,酶活性比野生性头孢菌素C酰化酶提高5倍以上,三小时底物转化率达95%‑98%,副产物D‑7ACA小于0.8%,优于行业内标准,通过使用本蛋白突变体,能有效地制造半合成头孢菌素类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工艺简单且得率高,技术可移植性强,只要一般的发酵车间即可投入生产,不需购置特殊设备,易于推广应用,本发明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头孢菌素C酰化酶突变体及其应用,特别是涉及一种头孢菌素C酰化酶突变体制备方法,属于酶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7-氨基头孢烷酸(7-ACA)是医药工业生产半合成头孢菌素类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国内外在工业上多采用化学法由头孢菌素C钠(锌)盐脱去其侧链来生产,但化学法存在工艺复杂、成本高等问题,而且还会严重污染环境;与化学法相比,酶法裂解可以使生产过程大大简化,例如:发酵得到的头孢菌素C不需结晶就可用于酶解,生产过程中没有用到有毒溶剂,可省掉加保护剂和去保护剂等步骤,产品能够达到高收率、高质量,同时降低成本和减少污染。因此近年来人们着力进行酶法生产7-ACA的研究。
目前,人们研究较多的是两步酶法制备7-ACA,首先,头孢菌素C在通氧气情况下被D-氨基酸氧化酶(DAAO)催化,产生具有酮基的中间体(keto-7-ACA)和H2O2,这个中间体较不稳定,很容易被同时产生的H2O2化学氧化脱羧,转变成戊二酰基-7-氨基头孢烷酸(GL-7-ACA),然后GL-7-ACA在GL-7-ACA酰化酶的作用下脱去其侧链,生成7-ACA。
目前,国内7-ACA大部分的生产厂家已将7-ACA的生产线由化学法转换为酶法,7-ACA D-氨基酸氧化酶和GL-7-ACA酰化酶国内也有厂家大批量生产。虽然,两步酶法制备7-ACA在生产成本和环境保护方面有优势,但是从头孢菌素C到7-ACA的转化率与化学法相比要低,而且DAAO催化反应难以控制,头孢菌素C酰基转移酶(CPC acylase)可以直接把头孢菌素C转变到7-ACA(不经过GL-7-ACA等中间产物,因此其转化率与化学法相当,而且能得到较高质量的7-ACA。
目前,利用CPC acylase生产7-ACA的一步酶法是全新的7-ACA酶法工程,既具有高转化率和纯度,也具有高经济性和环境保护的优势,具有生产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及生产成本低等优点。但是天然存在的头孢菌素C酰化酶对头孢菌素C的催化活性低,仅为GL-7-ACA酰化酶的2-4%,难以实现产业化,故亟需开发出高酶活的头孢菌素C酰化酶突变体用于产业化生产。
国内企业对于头孢菌素C酰化酶生产7-ACA工艺的提升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定点突变以提高头孢菌素C酰化酶的活性;对大肠杆菌进行基因敲除,从而消除分解底物的蛋白表达,用以提高7-ACA的产率和纯度;头孢菌素C酰化酶的固定化研究,以缩减生产成本等。前述这些方法虽然使得酶活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工业需求,同时得到的突变型头孢菌素C酰化酶容易受7-ACA产物的抑制,使7-ACA的产率低,转化速率低,酶的活性受外界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头孢菌素C酰化酶突变体及其在7-氨基头孢烷酸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定向进化得到酶活增强的头孢菌素C酰化酶突变体,提高酶活性,增强底物转化率,降低副产物生成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头孢菌素C酰化酶突变体,能够催化头孢菌素C生成7-氨基头孢烷酸,所述头孢菌素C酰化酶突变体与野生型头孢菌素C酰化酶相比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酶活提高约8.6倍。
进一步的,头孢菌素C酰化酶突变体选自序列SEQ ID NO.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朗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朗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17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