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2688.8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1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赵红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宝粤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C02F10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河宕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油 污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含油污的废水、废液、海洋石油泄漏等造成的污染已给地球生物的生存条件造成破坏,油膜污染会对水生生物造成严重的破坏,油膜阻碍氧气进入水体,使水体缺氧,而且油被冲到海滩,也会对周围的生物造成严重的影响。这就迫使人类亟需开发大量优良的吸油材料。目前,所用到的吸油物大多只含有单层吸油材料,其所吸的油容易被挤出,使得这些吸油物整体置留油类的能力较差。
吸油物质主要分成三大类,即无机吸油物质、有机合成吸油物质和有机天然吸油物质。无机吸油物质包括沸石、硅藻土、珍珠岩、石墨、蛭石、粘土和二氧化硅,它们对非极性有机物的吸附量较小;有机合成物质包括聚合材料聚丙烯和聚氨酯泡沫,由于它们具有亲油性和疏水性,与其他类型的材料相比,它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易制备和重复使用,所以是处理油污染的常用材料,其主要的缺点是不可生物降解或降解速度非常慢;有机天然吸油物质包括麦杆、玉米棒、木质纤维、棉纤,洋麻、树皮和泥炭沼等,其中大部分的吸油率都比有机合成树脂的吸油率高,然而,其缺点是浮力性质差,吸油的同时也吸水。
目前制备吸油材料的方法很多,但多数的方法很难制备出质量好、面积大、无污染的具有多层结构且置留油的能力强的吸油材料。
吸油材料制备的困难导致了废水处理过程脱油的困难,因此,有必要设置一种装置能够集合各种吸油材料的优势,通过结构设置提升废水的吸油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脱油池和与所述脱油池连通的吸油池;所述脱油池与一脱脂液发生装置连通,所述脱脂液发生装置包括脱脂剂存储器、浓缩水存储器以及混合室,所述混合室的出口与所述脱油池连通;
所述脱脂剂存储器通过第一调节阀与混合室连通,所述浓缩水存储器通过第二调节阀与所述混合室连通,所述混合室中设置有搅拌装置以用于搅拌进入所述混合室中的脱脂剂和浓缩水使之充分混合,所述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和所述搅拌装置均受控于一总控器;
所述脱油池中设置有不止一个搅拌器,所述脱油池底部设置有污水导管,所述污水导管与所述吸油池的入口连通;
所述吸油池由四个侧壁和一个底壁构成,所述吸油池的四个侧壁和与所述四个侧壁相连接的底壁上均铺设有能够吸收油污并且过滤废水的吸油层;
所述吸油层由载体层、第一吸油夹层、第二吸油夹层、第三吸油夹层和第四吸油夹层,所述载体层、第一吸油夹层、第二吸油夹层、第三吸油夹层和第四吸油夹层依次无缝贴合,所述吸油层中的载体层贴附于所述吸油池的四个侧壁和底壁,所述第一吸油夹层贴附于所述载体层,所述第二吸油夹层贴附于贴附于所述第一吸油夹层,所述第三吸油夹层位于所述第二吸油夹层和第四吸油夹层之间;所述第一吸油夹层铺设的吸油材料、第二吸油夹层铺设的吸油材料、第三吸油夹层铺设的吸油材料以及第四吸油夹层铺设的吸油材料的吸油率依次下降。
进一步地,所述吸油池中还设置有不止一个长条型吸油板,所述长条型吸油板固定于所述吸油池的底部,所述长条型吸油板上铺设有吸油棉,所述吸油棉由亲水亲油助剂层和包裹所述亲水亲油助剂层的过滤层组成;所述亲水亲油助剂层由超双亲性材料制成,所述过滤层由复合型过滤棉制成,所述超双亲性材料为一种纳米级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含有规则排列的亲水性聚合物链段和亲油性聚合物链段所组成的纳米级空间以用于将微小的粒子包裹在其中。
进一步地,所述吸油层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与所述第四吸油夹层贴合,所述保护层具有渗透油的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吸油层的厚度为30-50厘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所述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能够通过与脱脂液发生装置连通,通过脱脂液进行油污的第一次清理,并在油脂吸附环节集合各种吸油材料的优势,通过结构设置提升废水的吸油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吸油池底壁剖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吸油棉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宝粤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宝粤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26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处理用破乳剂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面料(11)